藝術創作 藝術評論

【名畫裡頭的八點檔:教你看懂名畫的愛恨情仇】《被誤診的藝術史》

董悠悠 《被誤診的藝術史》

自從有了google,鍵盤學位證書人人有,所以專家都不值錢了,各式各樣的翻案與經典顛覆層出不窮。

但其實這種以流行語包裝的「重新詮釋」,討好取巧之餘,有些不做足功課的自圓其說反而只是混淆,並且取代了原本對於學問的不刊之論。

究竟這是橫空出世的個人之言?或者是苦心造詣的曠世鉅論呢?

屬於美術課常被借去趕主科的年代,所以這種教人如何看懂藝術的書,現在都會成為選書的優先排序。

話不多說,重點直接圈起來:

|構圖:交會與錯開之間,是我的立場

這本書的副標是:「跟著藝術女偵探破解十八幅名畫懸案」
我對藝術史真的不夠熟,所以選的名畫有大半都沒看過,為什麼選擇這些名畫倒不見得與時代或畫派有關係,反而跟作者想表達的意見相侔。

這本書在解釋畫的涵義時,常常利用輔助線強調「人物視線」或「物件位置」,這些隱而不顯的 線條,通常就是畫家想傳達的意念。

例如 尚_歐諾列_福拉哥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的《門閂》,畫布左半部的床簾、枕頭、蘋果,暗示著右半部壁咚接下來的發展。

又例 卡斯帕_大衛_弗里德利希 Casper David Friendrich 《霧海上的流浪者》,眾山脈的輪廓線匯集到中心的畫家身上,去掉了中景,讓超出現實的景象投影出人對於這世界的掌握,既能無限卻同時脆弱。

|物什:在說與不說之間,是我的辯證

作者於法國馬賽大學主修藝術史,所以掌握了畫裡頭的蛛絲馬跡,濃縮了藝術史恆久以來的「象徵」,讓讀者手握鑰匙。

這些謎題在不熟悉西方文化前,只是毫無意義的配飾,一旦知道這些物件出現其實都是公式,那麼一幅畫的意義穿紙可破。

例如 尤金_德拉科拉瓦 Eugene Delacroix《自由領導人民》,位於畫面最高點的「女神」戴著的「弗里吉安帽」就是被解放奴隸的必備配件,「赤腳」讓這個具象化為自由的女主角具有神性。

在 《 加布莉埃爾_德斯特蕾和姊妹維亞爾公爵夫人》裡,左方的妹妹維為何要捏著右方姊姊加的「乳頭」呢?搭配後方女僕在縫製的嬰兒用品,乳房的女性特徵暗示的是懷孕生子。
姊姊手上拎著的戒指,象徵著母憑子貴的情婦有可能被扶正為皇后。

古斯塔夫_莫洛 Gustave Moreau《伊底帕斯和斯芬克斯》,藉由弒父取母的伊底帕斯與出謎考驗路人的九頭蛇姊姊斯芬克斯,在岩上對決,暗示了命運以其多變的樣貌挑戰人類。
花瓶上的蝴蝶被柱上毒蛇狠盯,可口的無花果竟生於鮮血骸骨上的懸崖邊,這些華麗的誘惑一個不慎,都是惡毒的深淵。

|筆法:在點與光之間,是我的劃線結論

怎麼畫,畫什麼,最後都得回到:為什麼畫?

喬治_秀拉 發明的「點彩法」,以並置原色讓顏色更凸顯,更貼近真實光照效果,其中代表作為《#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然而這種點點圈圈圓圓的畫法想強調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19世紀末的巴黎活在工業革命後的「美好年代」,但繁榮只是加劇了階級的隔閡,美好只存在於一瞬間。
也有人說,這些點就像被標準化的人們,但這些點的集合卻讓人們看不清楚彼此面貌,於是疏離只會越來越擴散,我們都只活在自己的下午裡。

這本書其實很代表著中國前幾年「知識經濟」的樣貌:

絢爛吸睛的題目、綜合細節的懶人包、獨樹一幟的結論。

因為是不熟悉的題材,所以讀起來興味盎然。
但上網搜尋作者的專欄與影片後,反而有點打折扣。
這類「快讀」是近年來的大熱,對於不熟悉的領域,以這樣的方式快速切入,能描繪出浮泛的印象;但若要很紮實地一步步,建立對於藝術的鑑賞,恐怕還需要很多很多書來相互佐證,避免貽笑大方。

星期一我們不讀大部頭,就這樣緩步進入畫裡頭、畫家生平,乃至藝術史吧!

如果你對這系列也感興趣,我們就明天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