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感選書

新春有感:社群經營

我本來想做的,也只是分享我自己講的不夠好但別人精彩的紀錄,或接觸人事物後怕記憶力衰退而完成的心得。既然如此,流量只是次目標,臉書依然只是個工具。話雖如此,經營社群如此「佛系」不知該說是年齡所致的倦怠感,或說自己性格本來就不太適合?

李柏鋒 【當我們還在抱怨臉書時,已經老了】

這篇要來談談社群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先說結論:
在未來的世界,臉書一點都不重要,所以不必期待它,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改變,那就會跟臉書一起說再見。我先來說說過去的事。大學的時候,我花了四年在BBS上寫東西,畢業前覺得應該要收藏起來,就自費出版了一本書,那是那個年代典藏資訊的方法。研究所的時候,我花了五年的時間在PTT上寫東西(其實是打筆戰),寫一寫就覺得應該要自己找一個地方把資訊整理起來,就自己弄了一個部落格,那是那個年代典藏資訊的方法。然後,臉書就出現了,一開始很開心,因為臉書導流能力超好的,部落格的流量大爆發,不僅如此,被看見之後,也開始在各媒體寫專欄,但是終究有個自己的家,那叫做部落格。原本以為,我是在臉書上應酬,拿到什麼東西就放回家裡,但是後來才發現,因為不只是我的朋友、同學、同事都在臉書上,連家人都在臉書上,反而我網路上的家雖然有流量但根本沒有什麼人能互動,後來我幾乎都在臉書上,不在部落格了。我也曾想過:那我在臉書上的資訊,又該怎麼典藏呢?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分野,一個徹底的思維改變。舊時代的人,會需要典藏(archive),新時代的人,活在當下(YOLO)。所以 #igers 發限動,所有資訊都是當下、即時、不可回溯的,你過去或許是某領域大大,但我只看你現在忙什麼,我甚至也不在乎你的未來要往哪發展。如果說過去的社群比較像是大學的同班同學要相處四年,新時代的社群比較像是夏令營大家只會相處幾天。這不是說幾天就結束,而是幾天之後,真的成為好朋友的就算沒有營隊也還是會聯絡。但是現在臉書上的社群其實有很多就跟大學同學一樣,畢業後也不聯絡了,如果你今天離開臉書,還能聯絡上的又有幾個?其實我們現在這個當下,可能身處在許多不同的「營隊」,例如你的公司有一個Slack,裡面還有三個專案的頻道,你自己兼職有五個LINE群在討論工作進度,你還上了兩個線上課程,一個用Discord一個用臉書社群,另外還有一個產業社群、一個讀書會。然後盤點完之後,你就會發現:咦?好像沒有臉書也沒差啊!其他地方根本已經夠忙的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典藏自己的人生?沒辦法了。就算是只有臉書好了,我想你也很清楚,臉書的發文三天後等同於不存在世界上了。老人的優勢是經驗,經驗來自於積累出了底蘊。年輕人的優勢是動力,動力來自於沒有包袱所以可以進行任何嘗試。當你想要典藏,想要積累,覺得自己需要底蘊,你就無法活在當下,你會開始把時間花在已經是過去式的東西上,更會開始預期或盼望未來可能的樣子然後想要以終為始,但是你就忽略了好好活在當下,你忘記了其實你也可以毫無包袱,你錯過了原來未來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可能性。如果說過去15年資本市場讓我們看到了輕資產成長率遠高於重資產,那麼這樣的現象將會在社群世界重演。你越在乎你的資產,你以為擁有優勢,但其實反而是劣勢。所以就不用臉書了?其實應該說,我們都不必太去在乎臉書了,我們要讓自己夠輕量,隨時可以加入或是創建新的社群。一定很多人想著:下一個臉書的替代品是什麼?我要告訴你的是:不會有替代品,也不需要。知道嗎?其實我們現在的搜尋行為已經分散化了,買東西的時候是去電商平台搜尋,看影片的時候是在YouTube搜尋,Google是很重要沒錯,但是沒有Google就會完蛋嗎?已經不至於了,常用Google更多是方便而不是必要。所以臉書為什麼要替代品?當你可以在LINE、Discord、Tinder這些分散的工具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社群功能,你其實就已經把對臉書的需求透過其他更多元的方式去替代掉了。當你只能用臉書,其實根本就意味著:你的人生太呆板了!這也才是很多人不舒服的地方:有太多要學、太分散了、太多規則了。這對年輕人真的不是問題,年輕人可以一個月換一家公司工讀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累不累的,但是中年過後一年換一家公司可能就覺得很累了,人脈要重新累積、老闆脾氣要重新熟悉、同事賽局要重新解密。老人有自己習慣的框架,也被訓練成照過去的方法做比較不會出錯,但這些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累贅。所以Clubhouse紅不紅有關係嗎?等你確定的時候早就不必玩了,但是玩過的人早就拿到想要的東西了。而有些Discord的群存在的時間更是只有幾週甚至幾天,一開始你會FOMO,後來你會知道一切看緣分,有時間就跟,沒時間也無所謂。一切,都只是限動。但是老人很難接受,一切都只是限動,那我怎麼DD一個人可不可信?一切都只是限動,那我現在的「經營」到底是累積了什麼?一切都只是限動,我不只怕該知道的資訊沒看到,我更怕我該留住的創作沒留到。這就是老人想法。年輕人的想法是:我就好好活,認真生活也認真工作,我的生活就是社群,我的社群就是生活。再回頭講典藏。我前面不是說到我以前的創作都用自己的方法典藏嗎?出了一本書,寫了一個部落格。然後呢?其實也沒有然後,因為那些典藏雖然紀錄了我人生中很重要又關鍵的一部分,但是我現在的生活也同樣是人生中很重要又關鍵的一部分,所以我怎麼會浪費時間去回顧呢?結果就是,那些典藏根本就像是大多數人的婚紗照一樣,拍了但是也塵封了。所以,當你學會了「一切,都只是限動。」你就會知道,其實臉書不重要了,該用就用,該走也可以走,活在當下。你可以把臉書當成一個大本營、一個網路上的家,但是我知道你還會有越來越豐富的人生,豐富到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朋友,其實都已經不在臉書上了,到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奇怪,我當時為什麼那麼在乎臉書?而且臉書有沒有代替品根本是假議題啊!只要有心,中午吃飯跟別人併桌也可以是一個社群。You Only Live Once!BTW,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bye!

王阿達 20220204

一:純文字30字以內發布觸及率最高。

二:觸及效果低於百分之一的錯誤張貼方式,有以下幾種:貼連結文章,不管有沒有設定短連結。反正你貼連結大概就是掛。

三:貼YouTube連結保證差。直播的觸及數字也會很可怕。建議貼社團引導點擊到文章或是開設賴群後引導到粉絲專頁。

四:下廣告成效不會好,除非你下第二次。臉書目的要你多下幾次才會擴散觸及。很扯吧,連第一次也不會讓你輕易擴散觸及呢!

五:貼文之後必須自己有留言最好,必須貼文後半小時內回覆每一則,觸及才會增加。

六:請勿連續對網友留言按讚,會被當機器人。

七:請勿打任合跟強國負面有關的關鍵字,會被審。相反的,跟對目前執政單位不利的「反而會擴大觸及效果」。不要問我為何,反正真的就是這樣。關鍵字在留言區會打。

八:多文發布的形式也會掛,2019年的時候這樣的發佈可以多方累積流量,但如今絕對不能用。

九:請勿打 Hashtag,除非是當日發生的熱門議題。如某人結婚、生子、過世、意外。臉書才會認為這個標註是有用的,否則你加上任何標註都會被降觸及。如你打 Hashtag一部電影片名、歌名,都會被降低觸及,我知道很扯,但就是這樣。我也是攤手。但是當日熱門,如林志玲生子,就可以打 #林志玲 這樣就是有用的分類標籤。

十:張貼圖文發文、多圖發文也會掛,上傳影片流量也很差,很神奇吧!之前直接上傳影片觸及很好如今卻成為過街老鼠。

鄭龜煮碗麵 20220207

我同意柏鋒看到的現象,例如限動、閱過即焚、快速切換社群等年輕人使用社群的趨勢,但我的解讀是相反的。我認為年輕人其實更重視資產了,不然不會有加密貨幣、NFT、DeFi 這些顯然會長期存在的浪潮。只不過年輕人到新的大陸去搜刮資產,他們累積在 Tiktok、IG、YT,到 Discord、Telegram 去搶資訊跟空降貨幣。他們比上一代更不滿於線上的資產竟然不能帶著走、竟然會隨平台演算法更迭而貶值,所以出現了 Web3 這個強調 Read,Write & Own 的新典範。在 FB 還是社交銀行的時候,他們還小,沒有辦法存錢或提款。現在他們眼見中老年人存進去 FB 的社交貨幣(粉絲)大貶值,還提不出來,聰明的他們自然就不會像我們當年一樣傻傻上船替 FB 划槳。更何況,船上滿滿都是中老年人。柏鋒這篇也讓我想到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在還沒推出「得到App」之前,不斷強調要「USB 化生存」,他的16字總結為「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在那個當下聽起來很合理,因為羅胖是超級知識網紅,他自己可以過得很舒服,起碼舒服一段時間。但他很快就打破自己的說法,推出了得到app,走上辛苦的路,轉型成一個龐大的教育內容與系統公司。因為對資本來說,網紅雖然有價值,但一個單一的網紅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天花板太低了。可被投資的必須是能夠複製跟規模化的某種組織或某種做法,能夠用更高效率創造與散佈「迷因」。從迷因(一個可複製、會變異、能傳播的點子)演化的角度來看,迷因會驅使人類作為迷因的傳播工具而行動,所以 FB 真正的危機訊號不是用戶成長達頂,而是人們在上頭花的時間,以及創造、分享的迷因量變少了,用戶數下降是滯後訊號。相較於 FB,Tiktok 等其他平台如今提供新一批迷因更理想的生態環境,新誕生的迷因在上頭能更快刺激腦內啡與多巴胺分泌,被模仿、突變。相較之下,我與柏鋒選擇花時間在 FB 上發表這種長篇大論型迷因,本身就很缺乏被模仿的價值,真是對不起 FB 了。迷因跟基因一樣是自私的,但一點也不懷舊。前幾年中國流行「私域流量」、「流量池」的概念,是因為微博跟微信公眾號的各種改變、成本高昂與數據造假問題,使得人們尋找累積跟提領資產的其他出路。美國或台灣也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回歸 Web1.0,不倚靠大平台,回頭發電子報、做訂閱經濟、Podcast等。這些都是迷因暫時的棲所。資本會推動人類(包括我們公司)去開發跟利用更有效率擴散迷因的方式,幫助有這些需求的創作者(例如我們公司推出的「知識購」)。Clubhouse 的大起大落,我認為不算是 For 年輕人的「限動」型公司,恰恰相反的是,是因為其形式更適合中年人,對想累積跟提取資產的年輕人反而沒吸引力。FB 雖然是龐大的花園城堡,但在他底下還有板塊,那就是 Apple iOS、Android、Safari、Chrome。我們對 FB 的抱怨(讓我們的社交資產貶值、成本提高),基本上就是 FB 對 Apple 的抱怨(讓公司股價貶值、成本提高),FB 不是沒有試著逃獄過,甚至還請 HTC 代工出過專屬手機,但也一直沒有成功。 因此我同意柏鋒開頭所說,抱怨 FB 是很老氣的一件事,我自己抱怨好多年之後才慢慢打住。但也必須承認,現在「抱怨 FB」這類迷因群在 FB 上特別有散播力,反饋更好了。就跟在肯亞抱怨獅子侵門踏戶比在台灣抱怨獅子來得有散播力,比較有反饋一樣,在 FB 上靠北 FB 該還有一段紅利期。人類花了數千年的時間決定如何分配土地的管理權,花了一百年的時間決定如何分配機械跟工廠的管理權,新的問題則是如何分配數位資產跟行為資料的管理權。年輕人正在快速嘗試找方法,也因為這是他們目前能擁有的,而且我們這一代沒有解決的。不然在這種情況(https://pansci.asia/archives/342847) 下,他們還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