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

Teahouse@TPE:串門子、小隱茶庵

從圖書館抱了很多跟茶有關的書回來,有的是技術,有的是思想,有的是美學——這些書交錯地看著,偶爾會長歎一口氣,好像那個最熱鬧的時代,在不經意間,就錯過了。

我錯過了嗎?

或者當時代擦肩後,開始與結束的意義就只屬於當今,只屬於自己,只屬於此刻?

他人的鄉愁,才只是我癲狂的濫觴——還真的是,一杯,一杯,緩緩地。

點了「青春三泉:#東方美人#金萱#凍頂烏龍」,再加點「#鐵觀音」。
還有癮頭很重的螞蟻人,一定得來點甜甜兒:#芸豆棗泥捲#象鼻子糕,中式點心也是我的心頭好啊!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所有的好,都是風雲際會;盛世如此剛好,一弦一柱直率鏗鏘。

然而縱使一切看來多麼相似,也不過是拼貼,不過是造作;邊邊角角的湊數,我們太了然,止不住的心痛,拂了一身還滿。

淡卻有味地,安撫了已逝的悵然。

所有的不在,在長長的一生中,再平常也不過。
只是偶爾我們同情,偶爾被注目,再偶爾也就是無人聞問。

但,現在哪怕能沾上一點邊,也很開心。
如果有更多人一起跳進來,就會有更多可能吧?

在注水前,再多熱上幾盞吧!


@xiaoyinteahouse

早上茶課喝得有點不過癮,所以從口袋名單覓了個最近。

沒想到一推門進去,竟然巧遇同學Julia,開心地被邀請同桌喝茶。

試了「#鐵觀音」跟「山霧(#深焙烏龍)」——

茶湯清淺,流香微微,但還是很對好焙火的我胃口。

簡單餐食,還有茶點組合,是可以墊胃的好選擇——想起小時候的泡沫紅茶店,簡餐後還有冰鎮爽口的手搖飲,當然小隱的茶選精緻許多。

吃了綠豆糕後,烏龍的甜度沁出,像海鮮跟白酒的相遇。

趁機跟Julia討教茶課的心得,還有品茶的訣竅——雖然我很追求系統化的學習,但一月一次的茶課,讓我對於形而上的茶道空白得很飢渴。
Julia跟了老師一年多,跨班上課時對於新舊生的差異,頗有領會。

她說剛開始有不懂的,也不太敢問,但隨著課程堆疊也慢慢理解,這些困惑都會在某個時間點獲得解答,反而深有趣味。

但我不是這種人……
總很快地投入,盼求架構帶來的安全感,纔能持之以恆。

她還分享了如何辨別茶的異同,問我有沒有感受過某些茶體滑入舌腔的輕重。
這讓我在那天的品茶裡,別有一番滋味。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能遇到可以請教的學長姊們,瞬間有讓形而上的茶學,稍稍降落些⋯⋯

小隱用了很多 敦睦窯 的茶器,之前看《耽慢之人 :古樂、茗茶、老器物》時,就很留心;結果實體也太燒太燒了,真想擁有他們!

無論是獨啜或是與朋友對飲,都很適合在隱於市的小隱裡消磨。

下次再帶本書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