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美的博覽 閱讀素養

【要如何讓藝術深入日常?看看日本,想想台灣版 】《展覽的表裏》


本來這種書我都是自己看一看增廣見聞,就還給圖書館了。
但因為讀得太津津有味,還是想把有趣的部分給筆記下來。

作者 #古賀太 從事美術展企劃相關工作長達二十多年,先是在「國際交流基金會」從事將日本美術引薦到海外的業務;其後至「朝日新聞社」的文化事業部,負責策畫美術展與商借國外藝術品;也曾擔任藝術記者,撰寫展覽相關文章。
也因為他對於日本藝術展覽現況的了解,所以對於癥結點也能分析得很透徹。

《#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

剛開始古賀太就先舉了兩個數據:
一個是2018年訪客最多的世界級美術展,一個是訪客數最多的美術或博物館;
日本雖有兩個展覽擠進榜內,卻沒有任何一個博物館入榜。
這顯示了日本人對於媒體主導的「企畫展」趨之若鶩,但對於能呈現美術/博物館館藏及特色的「常設展」卻興趣缺缺。

由報社或是電視台策畫藝術展,是日本特有的模式。

以往可能是回饋讀者或社會所做的企劃,今時今日,反而成為填補本業收入的「獲利事業」,也因此大量的曝光與行銷以換得營收,就成了常態。

民眾花錢買了昂貴的門票,卻發現只能在擁擠的會場對這些藝術品驚鴻一瞥,令人不禁喟嘆:

展覽或者逛展覽的目的,兩全其美了嗎?

一場展覽多需要3~5年的籌備時間,報社或電視台的專員會先帶著企劃拜訪國內美術館,之後再與國外藝術機構接洽,敲定作品清單後就開始宣傳。「某某美術館展」較藝術家個展來得簡單,是因為出口只要對準大規模整修的單一國外美術館即可;若是要辦「維梅爾展」,要能借到代表性作品,常常需要相關的專家團隊出面與各大機構交涉,完成各國所需的繁瑣手續,以及克服運輸與保險等問題。

但,這樣的展覽看似便利,首先犧牲掉的是館內「學藝員」,既無從發揮也很難作為主辦方磨練。

其次是,身為企劃方的媒體常常淪為國外美術館眼中的肥羊金主,因為美術館間的相互商借毋須出借費,多了媒體就必須多支出一筆「出借費」。

最後則是民眾,無法自在悠閒地享受品賞與導覽,無從在安靜的會場內獲致新知,僅能囫圇吞棗享受打卡的樂趣(?)。

此外還有,國家為了推動日本文化,不惜挹注大量資金進行「土下座外交」,資助外國辦理日本美術展。

這真的是長久之計嗎?

作者本身在「朝日新聞」的資歷,讓他能分析一場展覽各方的收益所得,也將日本現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術與博物館做了簡史與導覽。

對於以「觀光立國」的日本,他希望能將 #Museum 打造成觀光客也想前往參觀的景點。
因此博物館內的「#學藝員」就十分舉足輕重了,被稱為「#Keeper」或「#Conservateur」的他們最主要的職責是什麼呢?

在日本的《博物館法》與全國美術博物館會議公布的《美術館的原則》都有提到:

他們應該為美術館「蒐集有系統的館藏並妥善保存與傳承」、「致力調查研究並公開成果供社會取用」、「透過公開展覽與普及教育,創造更多新價值」。

但這並非表示他們必須淪為打造觀光人潮的雜務員,而是他們必須更自覺自己應該為博物館、為社會,建造「理想的美術/博物館」。

但館長不若外國是曾任學藝員或相關領域的教授,反而是政府機關所派任,因此很容易為了績效,而牴觸美術館的初衷。

最後提到了近年來日本頗受矚目的展覽與會所,以及戶外美術展越來越受到歡迎,特展商品的迪士尼化也是現代逛展的必備。

有人提出為了要讓藝術品市場活化,而要美術館們拋售藏品的想法,也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作者藉機提出,日本由於是「平等社會」,財力相當的「資產家」很少,即使有大多也不會購買藝術品,與中韓相比,大型畫廊與拍賣都不夠熱絡。

真的很容易邊讀,一邊想著台灣藝術界的「巨塔」是不是也很相類?
也會一邊想著,原來一場展覽背後真的有各式各樣要注意的眉角阿^^

作為毫無主題的本周首書,希望你們喜歡^^

那我們明天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