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可以拿來解饞「手工體驗」的書,沒想到是本富有教育性的繪本。
甚至可以看成作者 #高柳芳惠 的迷你科展成果展,想一起來吹泡泡,讓童心再度生意盎然嗎?
那就來讀讀這本——《科學不思議4:#神奇植物吹泡泡》
國小一年級時,因為六年級的哥哥分享了奶奶說的秘密,發現樹上的果實放進水桶後不停攪拌,竟能出現大量白色泡沫;更神奇的是,白色泡沫灑到地面上,竟能清潔溜溜。沒想到如法炮製時,卻失敗了——為什麼呢?
❶ 要怎麼找出答案呢?
是什麼樣的果實能產生泡沫?泡沫為什麼能清除污垢呢?
「翻書」——
這個開啟「泡泡果實」的神奇植物是:野茉莉,書上說這一切都是拜「#皂素Saponin」所賜。
原來啊,要先劃開果實,這樣放進水裡才能讓皂素溶於水後產生作用唷——
那,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含有皂素」的肥皂呢?
古人又是用什麼來清潔呢?
還有其他的「神奇果實」嗎?除了果實外,花朵、葉片、樹枝,也會有泡泡產生嗎?
❷要怎麼發現這些神奇的植物呢?
「發現生活裡的相似現象」——
「抹茶」是將茶葉磨成粉狀後,利用茶刷打出泡沫飲用的飲品——所以其他茶葉也可以嗎?
紅茶?綠茶?烏龍茶?⋯⋯
「茶樹」屬於「山茶科」,那麼山茶科的的植物是不是都能產生泡泡,進而清潔呢?
除了山茶科,還有其他科植物也有「皂素」埋藏其中嗎?
❸「起泡」的方式只有一種嗎?
「親身試驗」——
有的植物很容易起泡,而且泡泡很大;有的植物卻需要靜置,甚至泡泡細小也不易產生。
季節也會影響植物的泡泡作用,所以要怎麼讓整年度都能夠吹泡泡呢?
「保存」成了另一項課題。
在各式各樣的嘗試中,雖然有時會感到懊喪,但成功吹出泡泡,或是吹出形狀、香氣不同的泡泡,也讓人覺得這些費時費力,忽然間好甜美,好夢幻!
還可以怎麼從泡泡中挖掘樂趣呢?
真覺得這是一本大人小孩可以共樂的繪本^^
除了共讀外,也可以在錯誤與成功中,挖掘專屬於你們,特別的「回憶泡泡」唷!
週末收心操,先從輕鬆有趣的繪本開始——那我們明天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