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 芥川賞

【關於惡意,我要說的是⋯⋯】《彼岸花盛開之島 》

書名:《彼岸花盛開之島
作者:李琴峰 Li Kotomi
出版:聯合文學

如果你也喜歡「架空」的小國小民,這本書沒有漁人,但有漂流至小島的少女「宇実umi」。

這本書沒有桃花,但在「彼岸花」盛開之處,喪失記憶的她,被另一名少女「游娜yona」發現。
桃花,有驅邪、遁逃之意。
彼岸花,則在異界彼方,生死交接之處,豔麗非常。

島人不出,說著「仁保尔語」;島上的領導者是被稱作「歷史傳承者」的「乃呂noro」,其中最受到愛戴與尊敬的大首領是「大乃呂oonoro」。
島上資源貧瘠,每年會有數次「仁良伊加奈伊niraikanai祭」,那是島之根源,那是死後魂魄歸所;「乃呂」們於出發與歸來之時,舉行祭典,會帶回許多島上所缺的寶物。
「乃呂」們以特殊的語言「女語」,將歷史代代相傳;乃呂們只允許由島上的女子擔任,這讓游娜的好友「拓慈tatsu」十分不能理解,尤其他對大海的那頭好奇得不得了。

身為外人的「宇実」,被大乃呂要求,必須通過測試,成為「乃呂」才能留在島上。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混雜著「女語」、「日之本言葉」以及「仁保尔語」三種相似的語言,當作者運用日文特色而將其轉譯成「中文」,在書的前半部,在閱讀體驗上帶來極大的焦灼感。
但這種設計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於隨著主角宇実掌握島上語言後,再不必跟著角色們相互臆猜。

我們就跟著宇実,一一探索著小島。
在島上過著四季,吃著島上的食物,接受島上的教育,參加島上的祭儀,見證島上的生與死⋯⋯
然後,成為「乃呂」。

在這個過程,讀者其實也被同步「教化」,成為這島上的一份子。
所以當游娜與宇実得知島上的「真實歷史」後,原先積極想改變島上傳統的兩人,反而遲疑了:

背著所有人教導拓慈,要成為乃呂所應具備的一切,是對的嗎?
當先民制定如此「蠻橫」的規則,他們企圖推翻的究竟是,不符現實需求的風俗?還是其來有自的集體智慧?

隨著宇実,在島上過了一年後,當島的歷史被掀開時,忍不住叫人倒抽口氣。
儘管小島看似如此平靜素樸,但過往的血腥威脅並未遠去。
接納「異己」,說來簡單,卻可能成為「欲戰之罪」。

但偏偏,這座島的方方面面,都奠基於人與人之間的「劃分」:

誰才是有資格活在這世上的人?
誰制定篩選的標準,才是合理且完善的?

我一直覺得,<桃花源>是陶淵明對於政治最深情的告白。
這本書夾雜了眾多國家的「理想值」,並提點當代政治最致命的病毒——「惡意」。

對於好壞,可以有個標準。
標準來自眾人的討論,討論不求快,但求降低至最小傷害。
直接讓對方消失,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但這種暴力卻最簡單,最為人所簇擁與提倡。

這是一本越到後頭越精彩的小說,而且也很值得深思。

日常中的「惡意」是如此毫無來由,而個人毫無抵擋抗衡之力——這些微小的惡意攢聚著,每每讓好人與善念虛弱地倒地。
應該消失的是什麼,我想是作者留給讀者的功課。
至少當遠方尚有戰爭,當小島仍處於微妙的「戰時」,倘不誌,至少不忘。

那我們下一本書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