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更碎念

2022 九月ㄓˊ報

https://www.facebook.com/ThaiChintranslator/posts/pfbid0i5yVvaQKW3omxTs6wquAX4oXaHMgBet9dVGXWBASNfwnLjM8Buk2K8TXtsBNNWD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榴彈與性感內衣:在矛盾與創傷中面對自我的「獨眼女俠」

這次的經歷讓瑪麗體會到報導的力量,也奠定她日後關注戰爭中個人經驗的寫作風格。她認為親臨現場的目的就是要訪問當地人或士兵,聆聽他們的經歷,再寫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報導。她每次進入戰場時,從不抱持任何意識形態,也不力求「客觀」,而是一心想為弱勢發聲。那是她目睹許多戰爭慘劇後所抱持的信念,對她來說,所謂「平衡報導」往往助長是非不分的偽善。

或許一般讀者難以想像,但瑪麗的女性身分在中東地區反而成為優勢。她可以自在訪問女性,同時男性也比較容易對女記者放下戒心、開誠布公,因此能夠爭取到男記者難以企及的機會。她曾多次訪談利比亞獨裁領袖格達費,更曾貼身採訪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記錄下這些在西方媒體形象負面的中東政治領袖私底下的一面,包括他們如何用穿著為自己塑造形象、個人的習癖性格等,並深入瞭解他們的理念與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3 游智維

#我們需要那麼多車道嗎?』

或者,當車道變窄,或者單向通行時,所增加壅塞耗費的時間,人們便會考慮交通方式的改變,以及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那天,我們終於下了水,和孩子一起滑著獨木舟前往這段從護城河變成高速公路四十幾年,最終又變回美麗河道的區段。
我跟小鬼說:「這以前上面都是高速公路呢!他們把它拆掉變回來了河流,因為這座城市裡,原本就有很多河道跟著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連。」

「我知道,我們台南以前也有很多運河!!」他對著我說。
也許在某個時代的人們,都嚮往著路越開越大條的都市發展,那代表著一些進步的光榮與繁榮的象徵。
而時間經過,更多的人們期待的是更舒服友善的環境,因為再多的收入都買不到一個美麗房子之外的舒適環境與幸福生活。
所以烏特勒支讓運河回到八百多年前的樣子,甚至是更好的模樣。
這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計畫,一開始是從民間組織串連起的聲音與力量,不斷地溝通與推動,最終市府聽見了期待並開始規劃可能。
從2002年到2015年,最後的2016年-2019年,分成不同的時間區段慢慢的開始拆除水泥公路,將河流歸還給這在這裡生活的人們。

河流回來了,動物植物與昆蟲鳥類也都回來了,甚至更多的人們回到靠近水岸的兩旁,讓生活日常與其產生關聯。
跟著水流騎單車上學上班,中午帶著午餐看著風景大口吃飯,趁著夕陽前和家人朋友在河裡游泳在草地曬太陽。
以運河作為商業並連結歷史文化的台南呢?
「台南有可能這樣嗎?」我兒子划著槳回頭問我。
我說「沒有不可能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會發生兩次。一次在我們的夢想與期待中畫出藍圖,另一次將會發生在我們的眼前實踐。」

那一段河港最適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3 無影無蹤

近期全球最惹人爭議的藝文/科技新聞如下: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繪畫比賽首獎之作被證實不是人畫出來的,而是出自AI(人工智慧)。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繪畫比賽上輸給了AI。
其「作者」傑森.艾倫(Jason M. Allen)已表明他不會為了這場勝利而致歉,因為他自認沒有違反任何規則。現年39歲的他在今年夏天接觸了Midjourney AI,他發現只要丟進幾個單字,AI就會以此為題吐出一張組合圖。對此感到驚艷的艾倫,很快透過它「創作」了上百張圖畫,他聲稱自己宛如受到「魔鬼的啟發」,深深為這個新技術著迷。
當他看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繪畫比賽的徵件訊息之後,心想自己有責任要讓世人知道AI的藝術有多麼偉大,於是他將AI製作的作品拿去參賽(如圖),在這幅名為《空間劇院 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的作品之中,畫面有如太空歌劇的展現,背景是一個巴洛克式風格的大廳,光芒從後方的圓窗照射進來,構圖有著大師風範。最後他真的如願拿下了首獎,獲得獎金共計300美元。
不過,艾倫事後興沖沖地將這項結果發生推特時,得到的迴響卻一點也不友善,一名網友指控這表徵了「藝術的死亡」,但更多批評是針對艾倫以AI作品參賽的行徑。不過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主辦方得知之後,卻回應他們的確沒有意識到這張畫的作者是AI,但也表明即便事前知道,也會將大獎頒給它,畢竟規則並未明載創作方式。(後註:艾倫其實有在報名時提及Midjourney AI,但評審沒有意識到他是用AI完成作品。)
這其實不是Midjourney AI生成的作品第一次廣泛引發擔憂,《大西洋》在上個月就用它創造了以右翼人士艾力克斯.瓊斯(Alex Jones)為題的圖像。其成果因為太過於出色而引人不安,人們意識到如果AI能夠如此地輕易創造出這樣質感的作品,那至少那些為報章媒體繪製插畫的專業人士將會逐漸失業。
諷刺的是,越多精美的人類畫作被上傳到網路上,就會讓Midjourney AI的實力更加堅強,因為它基本上就是在分析了網上數以百萬計的圖像之後才得以進行繪製。繼西洋棋與圍棋賽場上的成就之後,Midjourney AI的發明意味著AI進一步在藝術領域攻城掠地,我們或許可以想像下一個世代的偉大藝術創作很可能不會是出自人類之手,而是AI。《空間劇院》的勝利,將在人類歷史之中留下一筆。
在《紐約時報》最新的報導之中,記者凱文.羅斯(Kevin Roose)提醒了讀者當照相機被發明之時,19世紀的法國詩人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也曾指控攝影術是「藝術最致命的敵人」。傑森.艾倫顯然知道自己的作為將為藝術史寫下新頁,他語帶挑釁地說:「藝術已死,老兄。遊戲結束了,AI贏了,人類輸了。(Art is dead, dude. It’s over. A.I. won. Humans lost.)」

0903 Saul King

近期摸了一陣子的AI畫圖,市面上有好幾個,我主要是用目前爭議最嚴重的MidJourney,剛好今天看到了那則有人用AI畫的圖參加繪畫比賽拿獎的新聞,因此有感而發。
我的父母都是畫家,也因此我從小就看了不少畫作,特別是父親收藏了一整套的美術館畫作集,第一次看到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就是從書上。對畫的賞析小時候也常聽父親講解,當然都屬於他的主觀,但後來上了藝術大學,和一些年輕的畫家交流過,也理解更多關於看畫的觀點;之所以,我站的角度並不是"創作"而是"賞析"。

先來解釋一下附圖,第一張是我父親畫的聖母瑪麗亞,目前收藏在我與團隊在中和營業的藝術空間;另外一張是我用AI畫的聖母瑪麗亞,大概畫了有20張再從中挑選出一張我覺得最貼切的。
以防有人不知道,我簡單說明一下我父親 王六石 的背景,他是一個越南內戰的難民,在戰爭期間被名為紅高棉的共產組織抓去勞動改造營,其中試圖逃跑了好幾次,後來終於成功走船到難民營與我母親認識。
他跟我說過,在逃跑時他一直都對著聖母瑪利亞祈禱,他帶著一張小小的聖母瑪麗亞照片,那是尊在越南的聖母瑪麗亞像,而最後他所畫的這張畫作,我認為那是一種對神的回報,帶著感激之情的讚頌。他從來沒有想過說要賣這幅畫(或許有,只是我不知道),因為這幅畫並不是畫來賣的。
我這輩子時不時會想到這幅畫與他的故事,因此可以說花了不少時間在看它,特別在學習藝術後,開始去思考它背後的創作力量,是甚麼推動他畫了這幅畫?

我最後只決定用簡單的關鍵字來告訴AI我的需求:Blessed Virgin Mary standing on Earth, Vietnam Civil War, oil painting by refugee

我相信這會讓兩者站在稍微平衡一點的標準上進行"競爭"。
先不說這兩幅瑪麗亞,我在看網路上其他的AI畫作時,會自動用我看過去實體畫作的眼光去看,習慣而已,沒特別怎麼想,因為畫就是畫。經過了幾次的經驗比對,我意識到,有一種感受只有我在看"人類"用"手"拿"筆"沾了"顏料"畫在"畫布"上的作品才會感受到的感覺,我姑且稱它作為"生命力"。
那是一種帶有流動的感受,會隨著我的投射變化,我心請好看不一樣,我心情差看另一個樣。
而在看AI畫作時,這份感覺不是不存在,是變弱了。我依舊是個有感情的個體,但情緒波動較為固定,且思考會變簡單,連結變少了。

接著,我去思考其中的邏輯性,我便想到了,當初電腦繪圖剛開始時,應該也有不少說自己是畫家的人感到反感,因為用筆技巧、畫布選擇、顏料的質性,這些全都被電子化模仿了。
當然我相信有人會說,電繪也很難,電繪也很需要時間。是,是需要時間,你不用等顏料乾,你畫錯可以返回上一步。對,就是不一樣的畫圖方式。需要的時間絕對也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個需求。
AI畫圖就是另一種繪畫方式,它的結果可能更接近電腦繪圖;我想那篇新聞的爭議之處只是在於評審不知道那張是AI畫的,而你拿電腦跟人一起比賽。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跟電腦比賽。

不公平是鐵釘丁的事實,但這與畫的好壞無關。
我是不知道現在有能力欣賞一幅畫的人有多少?更不明白有欣賞畫知識的人有多少?更不用說繪畫知識。除了畫家本身,其他人理解多少?美術課是不是拿去看午夜巴黎了?
對我來說,AI畫的畫看起來不會很難看,甚至你故意想畫難看的還會有趣,但無論哪一張,我看起來都更像個商品。
藝術商品化、資本化也造就了這些事物的出現。但要怪AI嗎?不不不,AI被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某程度上取代人類不是嗎?要找對象怪罪的話,終究還是怪人。
現在真的在乎或認同實體畫作的價值的人有多少?我相信這整件事始終跟錢有關。就像那個比賽是有獎金的,錢讓這一切變成戰爭,錢讓這一切變成道德問題。
一個畫家在作畫時的經歷始終是無法被AI取代的,但觀眾的喜好與眼光可以。那是哪件事比較重要?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而一個分不出AI和人的創作的人現在要小心了,你隨時都會被騙,騙什麼?
騙錢。
或許哪天就會有AI幫我寫小說了,我到時候再來騙大家嘿。

Midjourney AI 作品奪美國科州藝博會首獎,如何定義人為創作的邊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4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Fat-Fat Tree Tropical Rainforest)

〈兩隻哈士奇生下來的孩子還是哈士奇,但是兩顆愛文芒果生下來的孩子不可以叫愛文芒果〉

  佛手柑的文章讓我發現很多人對植物有很大的誤會。最常見的就是,以為拿特定品種的水果種子來繁殖,就可以得到該品種的水果。基本上,愛文芒果的種子種出來,哪怕外型跟味道再接近,他也不再是愛文芒果。玉荷包荔枝是如此,金枕頭榴槤是如此,絕大多數特定品種的水果都是如此。為什麼?那麼,想得到特定品種的植物,該如何繁殖?我盡量以條列式方式來說明,希望大家可以對植物這種生物有更多認識。

一、因為器官組織構造有極大的差異,動物和植物繁殖的方式也大不同,對於「品種」的定義也有所差異。以犬貓為例,大家都知道,要維持特定品種,必須以血統純正的兩隻動物「有性繁殖」而得。因此,哪怕生下來的毛色不一樣,但都是特定外型,他就可以算是純種。
二、但植物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植物要能夠稱得上特定「品種」,其性狀基本上不可以有差異。以蝴蝶蘭為例,哪怕只是退色百分之十,客戶都無法接受,一定會全部退貨。因此,為了維持特定品種的優良基因,所有特定品種的植物,都是「無性繁殖」,以確保基因不會產生變化,味道、顏色、外形,或是人類在意的點都不能跑掉。PS:環境造成的差異先不討論。
三、先定義物種跟品種。大家中學生物都學過生物的分類階層:界、門、綱、目、科、屬、種。這裡的種,英文是species,完整稱作物種,簡稱種,不可以叫做品種,不可以叫做品種,不可以叫做品種。它是「自然存在的」。以動物來說,獅子是獨立的物種,老虎是獨立的物種。植物來說,龜背芋是一個物種,窗孔龜背芋是一個物種、花葉龜背芋是一個物種。一般情況下,物種會選擇跟相同物種有性繁殖,以確保該物種不會滅絕,因為跨物種雜交的子代很多時候會沒有辦法再有下一代。白話文就是,雄獅子正常情況下會跟母獅子睡覺,大猩猩會跟大猩猩睡覺;獅子不會跑去睡老虎,大猩猩不會跑去睡黑猩猩。這就是物種最簡單的定義,雖然不完整,但是方便理解。自然情況,或非自然情況下的跨物種雜交太過複雜,不是本文重點就先不討論了。
四、再回到植物,什麼叫做品種,英文Cultivar。以荔枝為例,荔枝本身是一個「物種」。但是黑葉、玉荷包、糯米、鵝蛋、妃子笑……這些稱為荔枝的不同品種。品種在分類階層中低於物種,一個物種下可以有很多品種。品種可能是人類從野生的植物中特別選出來,或是經過不斷育種的方式所培育出來。但是,品種是「人類造成的」,由人類來定義。植物的品種,基本上所有的基因都是一模一樣,不一樣就不能稱為同一個品種。請不要再將物種跟品種混為一談,這就跟把總經理稱為經理一樣不尊重。
五、品種跟品種之間因為是相同物種,當然可以進行有性繁殖。也就是說黑葉跟玉荷包生下的小孩還是荔枝這個物種,不可能變成龍眼等其他物種,但是它混血過了,大家不會認為他還是黑葉或玉荷包。植物育種家如果要得到新品種,就必須採用有性繁殖,讓基因經過減數分裂,重新排列組合。如此以來,才可能產生新的性狀。從這裡知道,開花結果這種有性繁殖產生的種子,基因跟親本不一樣了,所以即使是黑葉交黑葉,就不能再叫做黑葉荔枝。果樹大家可能感受不大,用蝴蝶蘭為例。兩棵相同品種的黃色蝴蝶蘭互交,是可能產生不同花色的子代。但是不同顏色的蝴蝶蘭,就不會有人認為他們還是相同品種了吧!這就是植物跟動物最大的差別。
六、再一次強調,開花結果這種有性繁殖產生的子代,就不再是特定品種了,因為基因已經不一樣了,表現出來的形態與生理特徵也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孩子長得再像爸爸,就算取一樣的名字,還是不一樣的。如果要維持植物品種不變,只能進行無性繁殖。
七、植物無性繁殖的方式有幾種,包含大家這兩年繁殖觀葉最常用的切切切,這個專有名詞叫做扦插。另外還有分株、壓條、嫁接、組織培養等形式。只要是直接使用植物的營養器官(根、莖、葉)來繁殖,沒有經過繁殖器官(花、果實、種子),沒有減數分裂與精卵結合的過程,基因就不會重新排列組合,就是可以保留母株性狀的無性繁殖。
八、再來說說嫁接,農民一般會稱接枝,這是果樹繁殖常用的方式。嫁接方式有非常多,先不解釋。基本上,嫁接就是器官移植手術,要在同物種,或是關係非常接近的物種上進行,成功率才會高。例如愛文嫁接在土芒果上,就是同物種嫁接。有些果樹本身實生苗就發育不好,所以必須跨物種嫁接。例如超級怕冷的榴槤蜜接在較耐寒的波蘿蜜上。如果你聽過榴槤(木棉科)接在波羅蜜(桑科),這種跨科跨很大的,基本上都是鬼扯蛋。不認識榴槤蜜這麼好吃的水果,請購買一本《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
九、特殊品種果樹,除了嫁接之外,當然可以進行高壓或扦插繁殖,同樣可以保留母株的特性。但是高壓或扦插所獲得的苗,有時候根系發育較不理想,可能會影響果樹後續的發育與壽命。所以一般經濟果樹,都是特殊品種嫁接在種子繁殖的不特定品種上。目的是希望實生苗發育良好的根系,可以讓嫁接其上的品種發育良好。
十、嫁接除了保留母株性狀,還可以讓果樹提早開花結果。因此果樹嫁接通常都會選擇已經開過花的成熟枝條來進行,目的是為了縮短植株成熟時間,促使其提早開花結果。以榴槤來說,沒有嫁接過的榴槤實生植株,通常要二三十年才會結果,嫁接過後可以縮短至五六年。其他果樹就更快了,本來五六年才會結果的樹種,嫁接後可能一年就結果了。

  以上關於果樹繁殖的一些小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對植物有更多了解。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正。特別強調,這篇只是入門,關於植物繁殖,還有遺傳學,比我這篇文複雜非常多。其他關於什麼變種、亞種的問題,或者是品系與品種的差別,或是同品種不同基因的問題,甚至無性繁殖產生突變的問題,又更複雜,為了不要讓大家崩潰,就先不解釋了。感恩。

十一、生物是非常奇妙的,所以常常會有例外,好死不死芒果就是個例外。芒果有「多胚現象」,這又比前面描述的更複雜了。因此,芒果種子中的胚,有可能會是沒有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實際上還是跟原本母樹的基因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植物產生種子不見得都是有性繁殖。我這次選芒果為例選得不好,請大家自行將愛文芒果通通替換成金枕頭榴槤。感恩。第十一點看不懂的話先跳過沒關係,這實在是太進階了。我先去面壁思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5 張惠菁

柯律格教授:記憶中的小墨點

《物見》的第一篇文章,是牛津大學藝術史名譽教授柯律格的〈一個小墨點〉。柯律格教授的藝術史生涯開始於V&A博物館,之後曾陸續任教於薩塞克斯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牛津大學。傳統上牛津大學藝術史名譽教授教席是由研究西方藝術的學者執掌,他是以亞洲藝術史專長擔任此教席的第一人。2006、2019年柯律格教授都來過台灣,我有幸兩次見過他。
這篇文章,也是整本書邀稿過程中收到的第一篇文章。甚至是在2021年初我們寄出正式的邀稿信之前就收到了——總策劃毓芝向柯律格教授表達了有這本書的想法後沒多久,他就完成文章寄來了。時間是2020年5月。
那時,疫情剛開始重擊歐洲,許多博物館與機構都關閉了,人們在手忙腳亂中學著居家辦公。我還記得,那時我正在編輯雷薩.阿斯蘭的《造神》。其中有一件文物圖像,需要向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取得授權。館方明確地告訴我,他們封館了,所有檔案都無法取得,非常狀態會持續多久他們也不曉得。我想博物館員們也很震驚吧,原本的日常忽然中斷、觸碰不到了。
藝術史學者們也受到了影響,旅行各地,在博物館、美術館看東西的日常變得不可能。我記得柯律格教授在寄文章來的信中提到,忽然之間世界就變了,現在他待在自己家的花園裡——而我們都不知道,當時還只是剛開始而已,疫情竟會持續了超過兩年。

我一讀到〈一個小墨點〉這篇文章,就非常喜歡。我認為它的動人之處,在於有一種「不全知」之感,深深地浸透在文章的每一個字當中。他從帶學生看畫的經驗說起,作為中國古代書畫的研究者,受到書畫脆弱質地對展覽時間的限制,何時能看到什麼、不能看到什麼,都有局限。今天看到的,有生之年是否能再看到一次?也沒有人能保證。當年他看到的三個小墨點,在許多圖版或數位典藏中似乎遭到了抹去,究竟存不存在,數位典藏是否可靠?還有,正是那「瑕疵」般的小墨點,二十年前曾令他在筆記上寫下了「很動人」,為什麼?那幅畫是文徵明為一位病中的朋友,為祝福他康復長壽而畫的,而當時畫家想必也並不知道,這個祝福會不會如願。
種種「無法全知」之感浸潤在整篇文章之中,但卻不是一種無根的感覺。而是一一地感受著,描述著,自己看到過什麼,不知道什麼。什麼存在於記憶之中,而記憶的限制又是什麼?當時我感到,作者書寫著這樣的限制,也是他在面對眼前疫情帶來的未知、不確定、無法全知的回應。我們以為確定不變的,此刻正在變化。回到我們自身身上,我們一直以來,真正知道的是什麼呢?什麼我們其實並不知道?

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後來在編順序時,將它放在第一篇。當然不是因為,這是邀稿收到的第一篇文章。而是它既是寫一個文物,又充滿那麼多關於「看見」與「看不見」、人與物關係的深思,多麼適合作為這本書的開始。柯律格教授在文章末尾署了日期,我們在編輯檯作業時,特別保留了它。因為2020年5月這個日期,呼應著全球疫情的最早階段,我想後世的讀者將會認識這個線索的。文章中,文徵明畫了這幅畫,給生病中的朋友。而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在全球疫情的動盪中寫下這篇文章。
就像文徵明畫古柏,是給病中朋友的祝福(他在題記中寫著「雪厲霜凌歲月更」);我有一種感覺——這大概純粹是我很個人的觸動吧——柯律格教授寫的這篇文章,也可以說是給疫情中世界的祝福。倘若我們作為人類世中的生物,都更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什麼,或許,世界會在我們的覺知中痊癒……
至於六百多年前,文徵明那位生病的朋友,後來痊癒了嗎?三個小墨點,為什麼令柯律格如此觸動,又為何令他聯想到普魯斯特?這些,我就留給讀者自行去閱讀、去發現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5 今天學慧了嗎‧袁學慧

【關於《琵琶語》(Moving on with lute song)的誕生】

移居台灣第四年,臨近中秋,屈指一算,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家人了。
當心中有懷難寐,我常做的事就是聽歌、哼歌,或是職業病地聽曲、哼曲,最常聽或是最常哼的,可能就是《昭君出塞》,剛好京崑粵各有版本,打開播放器,按下PLAY——

—————▶️播放中Playing⏯—————

「昭君出雁門,即是他邦人。」

有一天突然想到,人會意識到自己是在出走,是因為知道自己有一所歸處。
但出塞和蕃、遠嫁至大漠的王昭君,卻是不知來路也難覓歸途。
歷來文人描盡「昭君出塞」時的心緒,或悲或喜、或憤慨或懷念漢室──然而會不會出塞過後,才是真正面對身份認同與前路的時刻呢?
當她日漸融入他鄉,卻又不完全屬於他鄉;當想要回望故鄉,「故鄉」卻又瞬息萬變。
進退茫茫,那麼「我」,到底是誰呢?

————🧳遷移中Immigrating🧳———

「遷徙」總是歷史上無法避免的一章,歷史彷似一直在重演。
正如台灣與香港,一直都是移民城市,滾滾紅塵,來來去去。
對於移居、遷徙的人而言,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到底「居心」何在?
還有許多未知,好比文化衝擊、生活習慣、遣詞用句的差異導致(或已經面臨)的種種挑戰。
歷史是一趟又一趟的輪迴,上一代所遭遇的,不代表下一代就能避免,然而所思所念,或許早就不同。
雖說「他鄉日久成故居」,時間洗刷之下,兩代人之間如何理解彼此的萬千心緒?尤其母女:一種千古以來「相愛相殺」的關係。
也許每個人都不過是在承受歷史的人,在長河裡擁有自己的經歷。
當拋開歷史的包袱、立場與角度,那些短暫的生命、些微的歡喜、爭執時的失望……才是鮮活的,對與錯都不太重要,每個個體,才是真正重要的。
過去無法挽救,但人或許可以奮力互相理解。
只要仍然能夠坦誠對話,才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路,還是要走下去。

—————🥁思考中Thinking🥁————

🪕作品主題🪕

《琵琶語》嘗試圍繞傳統名劇《昭君出塞》出發重探經典,以王昭君女兒視角出發,回溯「昭君出塞後」的重重心事之餘,延伸兩代對於身份不同的想像、以及觀照兩者之間的心路或碰撞、或重疊。「居心何在」為現代人的日常自我詰問,本劇嘗試透過母女之間的對話、關係與情結,探討古今不變的流離與身份認同的生命議題。

🧪實驗特色🧪

我會將這次作品視為一場實驗,因為交錯元素眾多,嘈嘈切切錯雜彈。
文本上,寫實的「對話」方式與「戲曲」如何調和,不同語言的節奏也是挑戰。呈現上,揉合了京白、韻白、粵語,有傳統段落、新編曲調、現代劇場的處理手法,甚至兩個語言搭在一起的曲目。當中以不同語言、聲腔作為底蘊延伸,是一大實驗重點。(大家舌頭已經打結了🤪
劇名《琵琶語》除卻是昭君手上琵琶,亦是由於「琵琶」自身流播,亦是文化交流的見證,象徵母女二人的心靈對話。
擅於琵琶的音樂設計許淑慧,將以橫抱的南管琵琶跟直抱的國樂琵琶二種表達方式,象徵不同文化的碰撞,並嘗試以音樂角度整合數種聲腔,如同母女二人對話中或重疊、或碰撞,冀望產生不一樣的火花。

—————🧭前進中Moving🧭—————

這個作品能入選「戲曲夢工場」實在幸運,《琵琶語》是學慧在台灣首次亮相、更是首個自編自演的作品,
當中是由很多很多人的努力集合起來,才能成就這個作品。
也許當中我會不夠成熟、不夠精煉,只希望跟所有觀眾分享當下的所思所想,以及將這個階段的自己坦誠地交給大家。
希望有幸與大家在劇場一同出發呀。
(硬要打廣告⭐️在9月15日前⭐️私訊專頁購票,將獲⭐️7折⭐️優惠~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

——————

母女兩代,胡漢情愁
打破京崑粵劇種語言次元壁,以《昭君出塞》傳統為底蘊一同出發
回不去的故鄉,「居心」何在?

🪕演出時間| 2022/11/19 (六) 14:30、2022/11/20 (日) 14:30 (設有演後座談)

🎭演出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3102多功能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7 郝明義Rex How

1.《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每賣出一本,除了版稅之外,我們會捐同額的捐款給烏克蘭,以便對他們在戰火中重建出版業有所助益。

烏克蘭從蘇聯時期就被壓迫,學校不教烏克蘭語。所以烏克蘭人長期接受俄羅斯語言教育,使用俄羅斯語十分普及。
獨立之後儘管立法使烏克蘭語成為國語,但是大部份人都會使用俄語,許多家庭的母語就是俄語。烏克蘭前任總統波羅申科和現任總統澤倫斯基都是如此。
所以包括書籍市場,長期以來都是以俄語書籍為大宗。以翻譯書來說,直接譯為烏克蘭語成本比較高(因為人口比較少),所以很多出版社或書店就寧可直接進口俄語版銷售。

但是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之後,驚醒了很多烏克蘭人開始不使用俄語,不閱讀俄語書籍,使得俄語書市場佔比下跌到大約百分之五十。即使如此,到今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其實大部份人還是把俄語當成一種中性的溝通工具,隨時使用。尤其首都基輔是政經商業中心,比其他地區使用得還更普及。

只是2月俄羅斯軍隊打進烏克蘭之後,今天烏克蘭已經沒有人再願意使用俄語,因為全民都認清那是敵人的語言。許多人都是雖然一輩子都在使用俄語,但就此再也堅決不用。這樣俄語書的市場佔比就掉到2%左右。所以書的市場有很大一塊空白需要加大烏克蘭語的出版量來彌補。
但現實是戰爭中烏克蘭全國500家出版社已經因為戰火關了10%,再加上許多印刷廠和倉庫也受到破壞,格外成為燃眉之急。
這次和我們合作的國營Yakaboo圖書平台,是在2004年成立,這次戰爭爆發後也就格外扮演起去俄語化之後的烏克蘭出版市場的領頭羊角色。
烏克蘭政府把自己成為歐洲閱讀普及率最高的目標當作國家最重要的政策。他們相信:如果一個國家能在戰火中仍然樂意閱讀,那才是真正不會被擊敗的。
所以在執行這個政策的Yakaboo希望進行各種國際合作,讓自己的聲音為國際聽到,也希望能引進各種國際作品,讓烏克蘭人與世界同步。

2.6月應邀前來台北國際書展的布妲科 Valentina Butenko,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加入Yakaboo。
布妲科原本在名校倫敦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攻讀政治,在俄羅斯入侵前兩個星期,她感覺到情勢不對,放下學業回國和家人相守。
布妲科說留了兩個星期後,她父親說應該沒事,要她再回倫敦讀書,但就在她準備要回去的那一天,俄羅斯入侵,她也就決定留下來共赴國難。
戰爭爆發後,布妲科說如果她受過軍事訓練就會上戰場,但因為沒有,所以就決定投入Yakaboo,在文化的戰場上盡一分心力,拓展烏克蘭語出版品的生機。

布妲可今年19歲,但她在台北國際書展上的落落大方地扮演自己國家文化大使的身分,眾所注目。
而前天在發表會上得知,文化部今年之所以想到邀請布妲科來台,也正是因為李永得部長之前從中央社的新聞中得知有這麼一個年輕女孩子的故事,所以邀請她來。(有關布妲科,我在今年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寫了很多。)
和我共同擔任策劃的拉萩諾娃(Yuliia Laktionova)是Yakaboo 的子公司Yakaboo Book的負責人。拉萩諾娃是位作家和藝術評論家,並參與烏克蘭文化部的推廣閱讀活動,相信人民如果在戰時仍不忘閱讀的國家才是最強的國家。我非常感謝她對我們出版品質的信任,並全權委任布妲科參與我們的編輯團隊。
而過去一個月裡和她們工作的經驗非常愉快,不論我們要查證澤倫斯基演講稿的烏克蘭原文意思、尋找並洽接圖片版權或查證其他問題,都快速回應。我們編好烏克蘭相關大事紀寄給她們,她們還特別找了一位學者幫我們審訂。

3.我初識烏克蘭出版品,是在2017年。那年在波隆那書展上看到烏克蘭繪本作家洛瑪尼新 (Romana Romanyshyn) 和雷西夫 (Andriy Lesiv)的作品《看見聲音》,充滿創意,活力無窮,就買了版權。而第二年2018年這部作品更和另一部《大開眼界》拿下波隆那書展的拉加茲大獎,所以本以為烏克蘭的閱讀、出版市場土地豐沃,完全沒意識到他們必須奮力打出自己生存空間的艱辛。

今年有機會經由《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這本書出版前後的機緣,才對烏克蘭的出版市場有多一些了解。也因此,這次格外感謝Yakaboo在戰爭中仍然和我們的全力合作。
祝烏克蘭人早日方便、豐富地以更多烏克蘭語的出版品和全世界交流。
(圖為Valentina 和我在台北國際書展上拿 《看見聲音》、《大開眼界》、《動無止境》三本烏克蘭繪本作家的作品。)

———

補充相關背景及說明聯結

1. 預告:https://bit.ly/3qtYXuT
2. 緣起說明:https://bit.ly/3RbZFrX
3. 成書過程:https://bit.ly/3Ditwvi
4. 李顯龍的話:https://bit.ly/3BwivFc
5. 書店之一:https://bit.ly/3deg4h8
6. 影片:https://bit.ly/3BB0cPr
7. 發表會:https://bit.ly/3U6XwAm
8. 戰爭中的烏克蘭語言:https://bit.ly/3xgXFaB
9. 書店之二:https://bit.ly/3xg4yZo
10. 聲南擊東:https://bit.ly/3eCYTGx
11. 三場演講時間地點:https://bit.ly/3eN3LZW
#澤倫斯基#澤連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1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今天要來聊「2022搞笑諾貝爾經濟獎」。
什麼?為什麼不是物理獎?!小鴨鴨游泳那麼可愛為什麼不寫!(人家台大科教中心都寫了,大家去那邊看就好了啦!)
本粉專常常被人講「撈過界」,一般來說我會視為「讚美」。

不過這次寫「經濟獎」,我可是有「大義名分」!因為這次獲獎論文的三位來自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tania)的作者中,有兩位是物理學家(Alessandro Pluchino 以及 Andrea Rapisarda),只有一位是經濟學家(Alessio Emanuele Biondo),研究的方法也「很物理」,將「人生的成功」用一個簡單到令人髮指的模型來模擬,可說是「化約主義」(reductionism)的極致。所以正常的經濟學家可能會覺得「你們用這種方法來研究經濟學簡直是在搞笑」,因此才得獎的吧。

他們的獲獎原因是,用數學模型證明了「成功往往不屬於最有才華的人,而是屬於最幸運的人」。一般媒體的報導對這個獎的描述多半僅止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其實並不是!
他們的研究是利用「代理人模型」(agent-based model),就是模型中的基本單元就是一個一個虛擬世界中的人,然後根據研究的問題「假設」來制訂行動規則,接著就讓這些「代理人」依照規則行動,看看結果如何。
在這個「TvL模型」(Talent vs Luck, 天才對運氣)中有1000個代理人,他們被隨機灑在一個201×201的方格棋盤上面,每個人佔據一個空格,每個人身上帶著10塊錢——這裡我們姑且用金錢來衡量「成功的程度」,它也可以是在政治界官位的高度、學術界發表論文的數量與影響力…等其他面向量化後的「成就點數」。
接著同樣在這個棋盤上面隨機灑出一些綠色跟紅色的點,它們代表「人生中可能會遇到的事件」,綠色代表「幸運事件」,紅色代表「不幸事件」。事件的總數是人數的一半,也就是500個,其中紅綠各有250個(圖二)。
假設每個人的「才能」是標準化後,介於0到1之間的常態分布,平均值為0.6,標準差為0.1。這裡用單一的變數T來代表才能,它包含了智商、個性、努力、教育…等出道前養成的所有個人屬性。

這個世界變化的規則如下:

1. 「人」不會動,從頭到尾待在原地。

2. 每一步中,每個「事件」會任選一個方向,移動兩格。

3. 如果某個人剛好在某個事件移動的路徑上(直接撞到)、或者是與路徑相鄰(擦身而過),表示他身上「出事了」。

a. 如果碰到的是綠點,表示「好事發生」。不過「運氣屬於準備好的人」,手裡的錢就有機會翻倍,發生的機率就是才能值T。所以才能較高的人,比較能掌握幸運的機會。

b. 如果碰到的是紅點,表示「發生不幸」,跟幸運不一樣的是:「不幸」是公平的,遇上的人金錢一律減半。

4. 沒有被事件撞到或擦到的人,金錢不變。

5. 回到 1。

假設每個人從菜鳥出道一直到退休一共奮鬥40年,而每半年就可能碰到一次重大的事件,所以整個模型需要模擬的就是每半年一次的變化,一共80步後,遊戲結束,來計算一下成績,誰是這場遊戲的第一名?
因為人的位置跟事件的移動都是隨機、公平的,而才能高的人抓住幸運事件讓錢倍增的機率較高,所以最後的贏家應該是才能很高的傢伙吧?
結果可能會讓你吃一驚:第一名的才能T=0.61,非常接近平均值;而最慘的人居然擁有T=0.74的才能,以常態分布來說,是排名在前7%,或是 PR93 的強者!
從圖三是所有人的成績與才能分布,以最高的 T = 0.61 那一點為中心,左右兩邊大體上是對稱的。看起來,才能高的人,真的好像不見得在這個「人生遊戲」終站到便宜!

那到底你將成為「人生勝利組」或是「魯蛇」,決定性的因素到底是什麼?答案是「運氣」。就算資質平庸,抓住好運的機率稍微差一點,只要你在人生的過程中,碰上好事的機率比別人多很多,你還是可能出人頭地,成為頂尖人物。圖四清楚的顯示了這兩個人的運氣差多少:(a) 第一名的人生,發生了八次幸運事件,而厄運則是一次也沒有!(b) 反觀最後一名的人生,厄運連連高達15次,而且根據模型規則,毫無招架之力一次也躲不掉!好事只有發生一次,真想幫他寫個「慘」字…

這只是一次的模擬,有可能只是湊巧出現這種令人意外的結果。別擔心,物理學家雖然頭腦簡單,做事情挺小心的,模擬個100次吧!然後看看每次的第一名的人的才能值的分布狀況,發現才能還是有差啦!但是並沒有很戲劇性的差別。拿到各次模擬第一名的人,平均才能值是0.66,比起平均值0.6稍大一些,大概是「均標以上、前標未滿」的程度,並不是什麼英明神勇武功蓋世的狠角色。
看起來,才能高低對最後的結果是會有影響,但是頗為有限,運氣的影響大很多。而且,檢視才能比平均人高出一個標準差以上,也就是T > 0.7,或是PR84以上的「秀才」,他們的成功率如何呢?這裡「成功」的定亦是,只要你在工作40年後,手上的錢不少於剛出道時(10元)就可以了。天啊這標準也太低,不過在這種低標準之下,這些秀才的成功率也只有32.05%而已!人生真的好難!

看到這裡不禁覺得充滿負能量,大家都別再努力了,反正運氣決定一切…

作者接著問,現實如此殘酷,政府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政府在挹注資源扶植科技研發、經濟產業等領域時,經常會有一種「菁英主義」思維:「我們如果把資源集中投給那些有才能的人,應該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吧!」不過「才能」很難一下子看得出來,所以就變成「有才能的人應該本來就會表現得比一般人好,那就把資源給那些過去表現比較好的人吧!」
這樣的作法是正確的嗎?

於是研究者設計了一些補助辦法:每隔五年,就會有「政府資金」挹注給模型裡的1000個代理人,所以在整個模擬過程中,會有八次補助。補助的策略有幾種精神:

1. 齊頭主義:給所有的人相同金額的補助。

2. 菁英主義:只補助表現較好(手中金額排名在前面特定比例)的人,表現差的人管你去死。

3. 折衷主義:前兩種極端方式的妥協,一部分的經費給表現名列前茅的人較多補助,剩下的給其他人平分。

4. 亂槍打鳥主義:隨機抽取一個比例的人,塞錢給他們,用樂透來翻身的概念。

目標是「希望那些有能力的人(具體而言,就是T > 0.7,比平均值高一個標準差),在政府的幫忙下,能夠好好發揮才能。」用來衡量這個目標的指標,就是經過了八個回合的補助,40年後這些人「成功」(模擬結束後手上還超過10塊錢)的比率增加了多少。上面這些補助方式中,表現最好的方法是哪一個呢?
直接了當的指標是「每花一塊錢,可以增加多少T>0.7的高能力族群的成功率?」也就是「效率=(補助後成功率—補助前成功率)÷政府總預算」。用這個方式比的話,那個方案是第一名?
答案可能讓你跌破眼鏡,是最簡單的「齊頭式平等」!其次是「亂槍打鳥」,接著是「折衷主義」,表現最差的是大家所信奉的菁英主義!

接下來要看的是「整體人口素質」的影響。如果由於完善的教育與職業訓練體制使得全體的才能值T都提高,平均值由0.6提升到0.7的話(標準差維持0.1),這時候100次模擬的最強者的才能值,絕大多數都高於整體的平均值,也就是說,在整體人民素值較高的環境中,高才能者更有出頭的機會。
最後是「產業環境」,之前的模擬都是「好運」、「厄運」各佔一半,我們可以用較高的好運比率來代表高度成長的產業環境;而較高的厄運比率則是代表產業環境正在走下坡。「高度成長環境」(80%好運、20%厄運),對高才能者明顯有利(圖五(a)),但是在「產業江河日下」時,影響不太明顯(圖五(b))。

總結這次獲得「搞笑諾貝爾經濟獎」的研究,透過這個極度簡化的TvL模型模擬所告訴我們的訊息是:

1. 才能對生涯的表現有影響,但真正具有壓倒性力量的是運氣。

2. 政府如果想要鼓勵才能較好的人,期待他們有更好的表現的話,

「想當然耳」的菁英主義(補助本來表現就比較好的人)是最糟糕的辦法,還不如齊頭式補助,或是亂槍打鳥式的補助。

3. 整體人民素質提高,可以讓才能高的人表現更好,所以教育很重要。

4. 產業環境好,機會越多的話,也有助於高才能的人有好的表現。如果衰退的話,則是大家一起慘。

看到這裡,您應該也知道,作者雖然強調隨機事件、運氣的重要性,不過倒也不是就叫你跟阿姨說不努力了,以台灣的人民素質與產業活力來說,其實付出努力來充實自己的能力(提高你的T值),應該還是能夠讓你更有機會出人頭地的,還是多多加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2 韓麗珠

〔Nostalgia〕

飛機在T地降落之後,碰到的每個人,臉上都有一種放鬆而溫和的神情。海關人員在檢查我的行李之後,會幫我把東西放回原位,把拉鍊拉好,看到我的手袋放著機上的小點心,會笑著說:「你還沒有吃?」
在咖啡店裡,店員和客人之間,即使只是交換咖啡的需求,也是自然而親切的。於是我知道自己到了一個地方,人和人之間起碼在生活層面可以互相信任。
但我發現自己一直不自覺地咬緊牙關,例如前往餐廳的時候,在陽光下走路的時候,搜尋住處的時候。那時候我會提醒自己盡量放鬆,深深吸進一口氣再呼出,搜尋腹部某個安定明亮的所在,並且盡量靠過去。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常常咬牙切齒。
某天,在誠品書店的豬肉桌上看到兩部電影的DVD,在我居住的地方,那是被禁止的。其中一部可以在網上看到,我因為一直沒有足夠而良好的心理準備而沒有點進去看,而另一部,根本就沒有辦法看到。我想買,但怎麼能帶回去。
另一天在餐廳和朋友吃飯以及深度聊天,經歷了短暫的餘震,看過吊燈搖晃,食客慌忙衝出店外之後,我忽然感到藏在神經深處的緊繃突然鬆開。在這個地方,表面安穩的生活,藏著時常以不同形式出現的非常真實的無常。或許是餐廳門外掛著的彩虹旗,令我生出了鄉愁,我懷念的不是此時此刻的原居地,是那個消失了的城巿。那時候,所有形式的語句、表達意識形態的象徵之物、富於深意的符號、聚集和發聲,都是被允許的。很可能,問題就在於「被允許」而不是「我們可以」。從被動的被允許到主動的可以之間,是漫長的,歷盡劫難的路。今天的果,是過去無數的因的累積。我並不羡慕或嚮往任何他者或國家,生活雖然總是在他方,但自己的命題只有自己一個人才能完成。

***

當旅客是一回事,短期居留是另一回事。正如,當客人是一回事,成為某種存在是另一回事。
我來過T地許多次,但這次是不同的,因為我要進入別人的制度裡,或在制度的最外圍。譬如說,要用短期居留的身份開一個銀行帳戶。
櫃位職員給我一堆表格要我填寫。我在姓名一欄填上英文正楷,而在簽名時簽了中文名字。職員露出疑惑的眼神問:「這是中文嗎?」我心想,這有什麼不可以呢?在我居住的地方,確實是可以的,因為日常生活裡都是中英並置,在人們的意識和習慣裡,多語言多種族並置是尋常的風景。我忘記了,我不在家,而在一個以中文為單一語言的國度。
解決了簽名的問題,職員又問:「你要報稅的國家是什麼?」她想了一會又問:「是中國。」我飛快地更正:「香港﹗」而且努力忍著不滿。我在心裡想,既然政治上沒法分割,起碼,銀行體系是分開的,是兩個不同的銀行體系啊啊啊。回心一想,就感到自己的不滿非常好笑。我為什麼要假設,別人都要懂得這些?沒有人理所當然地應該理解另一個人、另一個國家或另一種歷史背景。
相反,問題是我有沒有盡力表達、發聲、溝通,還有,跟自己和世上的一切和解。如果不能和解,就承認和容許分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2 春山出版

偌大的油彩畫面,密布畫家的五十五首和歌。文字的淡墨疊影,創造出空間的深度,濃淡錯落的墨色,使文圖之間張力十足。盈滿的文字構成夜空,既是背景也是前景。如泣如訴的長篇,彷彿綴滿夜幕的喃喃夢囈。畫面底端,以重疊「夢、泣」二字的圖像詩,構成低緩的山丘,訴說娓娓哀愁:「那個夢,這個夢。夢。勿在夢中哭泣!切勿哭泣!勿哭泣!這世界有人,也有黑夜。」畫布上方,留白的小小圓月象徵安頓,雖遙不可及,卻在天邊昭示一點未滅的希望。

#五十五首日文短歌,蒐錄了繪製此畫之前的重要詩作。何德來追憶身世,懷念家鄉,歌詠愛情,讚頌自然,也吟誦戰爭與和平,生命與死亡。他出身佃農之家,六歲因家貧過繼給地主,九歲獨身到東京就讀小學。中學返臺,就讀臺中一中,決心學習美術。1927年,入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畢業後偕妻子返鄉,號召李澤藩等地方同好籌組「新竹美術研究會」,播下現代美術芽苗。1936年,因個人健康與進修等因素,重返東京定居直至逝世。他終生未歸化日籍,與日籍妻子相知相惜,心靈得以停泊。然而童年際遇、異鄉羈旅及戰爭創傷,總讓其畫作透露孤寂。即使最抒情的日月星辰、晨昏雨露,當中也有一絲苦澀。

1950至60年代,面對舊疾復發和戰爭死亡的陰影,何德來探索多種藝術形式,急欲尋求安頓的力量。1964年的〈五十五首歌〉,結合長期經營的月夜、山景兩個母題,融合文字繪畫與詩歌文學。精心設計的版面布置與文字安排,以右上角「台湾」起首,左下角「富士」作結。月亮周圍環繞人與地球、父母與天地的詩句。「嚴然」兩字最大,觸目驚心的「原爆」、「廣島」、「長崎」文字下方,蹲踞著「東京目黑之家」小字。隨字體大小錯落、句讀停頓、淡彩重墨、起承轉合,刻烙書寫過程的沉思。

何德來的出生地苗栗淡文湖,位於海岸與淺丘之交。兒時記憶裡,母親溫柔的懷抱(〈吾之生〉),月光聖潔的撫慰,無不帶來安頓。1963年〈明月〉、〈月明〉的月海,在〈五十五首歌〉中轉換為詩文構成的滿天星斗。畫家將自身置於宇宙天地之間,向生命的原點致敬。

這幅「歌傳」性質的創作,技法獨特前衛,意涵深沉,予人詩意的視覺震撼,實為別出機杼的另類自畫像,標誌了何德來的自我宣言:「我底生命/只有一個/我底命運/只有一個/覺得很寶貴」。

作者|#王淑津

#何德來(1904-1986)#五十五首歌

油彩、畫布,130×194cm,1964,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中介紹的藝術家何德來的〈五十五首歌〉近期在北美館新策展 #在夾縫中行走 展出,觀賞這件作品時會被布滿畫面之濃淡錯落的短歌文字驚艷,還沒認識何德來及其作品的朋友,展覽到2023/1/8,相當推薦看展之餘再與《臺灣美術兩百年》一起紙上閱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2 王南琦

前陣子鬧得沸沸湯湯的「柬埔寨人蛇集團詐騙事件」,讓我想起好朋友張良芳,39年前也差點被賣來台灣當外籍新娘!彼時台灣鄉村常有「越南新娘總價20萬,保證處女」等傳單,還有「郵購新娘」、「買賣新娘」等極盡矮化、商品化的稱呼。因為市場需求不小,人蛇集團跨國犯罪販賣人口時有所聞,是台灣國際人權史上很大一個汙點!

#差點被賣掉的15歲女孩

個子嬌小的泰國華僑張良芳,人生已過半百的臉上佈滿風霜,她說著一口流利的華語:「我永遠也忘不了39年前,15歲的我從美斯樂坐了一整晚的車到曼谷辦台灣簽證,沒想到卻遇上人蛇集團,差點被賣來台灣當外籍新娘。幸好我一察覺到狀況不對,拿到台灣簽證後拔腿就跑。身無分文的我,很幸運聯絡到姊姊在曼谷的朋友,這位好心的大姊姊幫我買了單程機票,還帶我去添購了兩三套新衣服,我就帶著她給我的40元美金,坐上從泰國飛往台灣的飛機。」
張良芳為什麼國中畢業就要離家遠行,飛到兩千多公里外的台灣?故事要從她的家鄉「美斯樂」開始說起。

#被歷史遺忘的異域孤軍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國軍退守台灣,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僅剩雲南、西康、西藏三省尚未淪陷,蔣介石派出李彌和余程萬兩位將軍協防雲南,打算遷都昆明,與台灣一左一右形同螃蟹的兩隻大螯,整兵伺機向中共進攻!沒想到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趕在遷都之前選擇投共,國軍反遭共軍追擊,一路從雲南突圍輾轉流落滇緬邊界,成為身陷異鄉的「孤軍」。
當初跟著異域孤軍沿路撤退的眷屬張老旺曾在採訪中回憶這段艱辛的逃亡:
“部隊都是一早爬上山,下到山底就天黑!我們眷屬跟著部隊走,天一亮要啟程時,我親眼看見一個媽媽跟她一兩歲的小孩說:「你在這裡乖乖等喔,我跟哥哥去採香蕉回來給你吃哦!」
小孩不疑有他:「好喔!你們要快點回來喲!」
結果,媽媽就帶著哥哥跟著部隊開拔,頭也不回的走了。
我也看過很多小孩走累了在部隊休息時睡著了,家人噙著淚水說:「睡著了就不要叫了,走了。」”

#唯一真正反攻大陸的異域孤軍

張良芳的爸媽就是跟著國府軍隊撤守滇緬金三角,輾轉流落到泰北美斯樂。這批異域孤軍在蔣介石政權與美國的軍援下,1950年曾經以寡擊眾大敗緬軍,擊落緬甸空軍總司令之飛機;1951年甚至真的反攻大陸,收復雲南省十餘縣市,卻因後繼無援,功敗垂成!
1958年,中共以「攻佔金馬,解放臺灣」發動八二三炮戰,異域孤軍銜蔣介石命令二度反攻大陸,從中國西南牽制中共,企圖削弱共軍攻打台灣之軍力!
後因國際壓力,蔣介石政權於1953年與1961年接連兩次撤回了異域孤軍的部分官兵及眷屬約一萬餘人,分別安置於桃園龍潭干城五村和高雄、屏東及清境三個農場。不肯撤退來台的孤軍官兵與眷屬跟隨五軍段希文將軍進駐泰北美斯樂基地。最後僅存的異域孤軍甚至還協助泰國政府清剿泰共,歷時五年深入叢林將泰共基地全數收復!1975年泰國政府因此頒予清剿泰共有功之異域孤軍歸化入泰國籍。

#自始至終的國際孤兒

張良芳回憶:「我爸媽一開始在美斯樂沒有身分,美斯樂難民無法進入城市,只能留在沒水沒電沒交通的山上。我記得小時候,晚上7-10點要靠發電機才有電,我們住在茅草跟泥土蓋的房子裡,三餐都跟軍人一起吃飯。」
原先張良芳就讀於段希文將軍在美斯樂創辦全中文課程的「興華中小學」,後因美斯樂難民歸化入泰國籍,學校被迫改上全泰語課程,不肯就範的張良芳國中畢業後,便決定到台灣繼續中文學業。
年紀輕輕15歲就隻身來台的張良芳,先是在曼谷遇到人蛇集團差點被賣掉,1975年抵台後,又遇上泰國與中共建交,中華民國政府同日與泰國斷交,她拿泰國身分證申請到台灣全額獎學金的證明,頓時成為一張廢紙!
幾經波折,16歲的張良芳在台灣流浪一年後終於順利進入高雄工專就讀,畢業後兩年就嫁給同為孤軍後代的魯平安。

#命運多舛的孤軍後裔

幫國民黨政府在滇緬金三角遍地荊棘充滿瘴癘之氣的叢林裡,衝鋒陷陣十餘年的異域孤軍,分批撤退來台,其中一支被安置在高雄與屏東交界的河床地:信國新村(一村)、精忠新村(二村)、定遠新村(三村)、成功新村(四村)。
1961年,甫滿周歲的魯平安跟著爸媽來台就是被安置在屏東里港定遠新村。
「我先生說他們剛到台灣時,政府給的河床地佈滿大石頭,要自己搬石頭開墾種田才有東西吃,生活真的很苦!後來才知道,當初美國政府施壓蔣介石撤退異域孤軍,按人頭給台灣政府每人三千元台幣,六十年前的台幣三千元也許可以在屏東市區買房子了,沒想到所謂的《反共義士》竟然會被安置在這樣的地方。」張良芳像回憶自己的童年,說起話來有點義憤填膺。「以前我在美斯樂中文學校常常聽到老師說台灣多進步多進步,課本也會寫到烏來、陽明山,多美!多棒!我來到定遠社區後,真的就像天堂掉到地獄!」

#繼續戰鬥的孤軍後裔

也許大家並不清楚定遠社區的確切位置,但如果是經常往來高雄美濃的朋友,一定會知道國道十號從里港交流道下,會行經一段河堤旁的砂石車專用道前往美濃的捷徑。我印象很深刻,第一次開這條便道是五年前的小地藝術,為了閃避美濃的假日車陣,聽元鴻建議取道經過。沒想到沿路都是載滿沙石的大卡車,呼嘯而過捲起遍地黃沙。沒下雨的大白天,我一邊打開雨刷與車燈,刷清擋風玻璃上的黃沙泥;一邊看著路旁的民宅嘴裡嘀咕著:「是甚麼樣的人,會住在這樣的鬼地方?」
兩年後,我輔導的屏東小農社團約在張良芳的餐廳開會。從高雄開車前往,越開越不對勁,張良芳的餐廳竟然就開在這個鬼地方旁的定遠社區。難怪她會說:「對台灣的印象從天堂掉到地獄!」
張良芳聽我說起這段往事,她苦笑說:「其實,現在這樣已經算好的了,以前我們剛結婚時,那時候有好多砂石業者覬覦政府發放給我們的河床地,因為這段河床地上的鵝卵石品質非常好!我先生為了保衛家園不讓砂石業者違法開發,用盡各種方法跟政府抗議、請願!
後來,有砂石業者想要賄絡我先生未果,竟然派了黑衣人到家門口痛毆他,我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站在旁邊,全身發抖把滿臉是血的先生送到醫院急救。」

#守護故鄉的味道

不愧是孤軍後裔!打死不退,守住河床地的魯平安,2005年於屏東里港創立了「滇、緬民俗文化協會」,希望在台灣南方延續滇緬文化,第一步就是在社區開始種植雲南香料植物。國小就會煮飯的張良芳夫唱婦隨,在定遠社區開設「滇緬風情金三角」餐廳,運用社區媽媽種植的香料植物做出記憶中的雲南美食與泰北料理。

#滇味餐桌顛覆你的味覺想像

魯平安過世後,張良芳一肩挑起「滇、緬民俗文化協會」吃力不討好的會務,無論多忙也要堅持每年舉辦金三角最著名的文化活動-潑水節。我曾經參加過一次,聽導覽員介紹社區,左一句:「我們剛被安置到定遠社區時沒有自來水可以用,理事長想方設法幫我們申請經費建置水塔,大家才不用每天辛苦去水井打水。」右一句:「這個食農教育基地是理事長幫我們爭取的,希望帶遊客從雲南香料開始認識我們的食物,把滇緬飲食文化流傳下來。」

#用媽媽的味道找回自己的根

也許是餐廳事業跟協會會務蠟燭兩頭燒,張良芳近年身體每下愈況,年紀輕輕的小女兒魯玟言二話不說,辭掉工作回家接手媽媽的重擔。

為了推廣媽媽的料理,魯玟言與姊姊魯玟伶及里港青年彭薰誼組成團隊參加屏東縣政府的「青年扎根・屏本事-屏東縣青年參與農再社區方案設計」,三人自創品牌「滇食一域」與里港鄉「滇緬民俗文化協會」、「滇緬風情金三角餐廳」共同合作,運用社區媽媽種植的雲南香料與料理技術,推出各種冷凍調理包,並把產品銷售淨利10%回饋社區。
今年的潑水節,玟伶與玟言兩姊妹合作,跟社區長輩們一起捲袖整理爸爸創建的食農教育基地;把媽媽的拿手料理從多人共食的傳統呈現,轉化成後疫情時代一人一份的美麗餐點。

#邀請您一起支持被中國禁運的白帶魚

良芳在設計《定遠滇WAY餐桌》時遇到難題:「南琦老師,滇緬金三角最招牌的包料魚要整尾上桌,沒有辦法做成一人一份,怎麼辦呢?」良芳自己先試過石斑魚、鱈魚、鱸魚等魚片用包料魚的香料調味,成果未盡人意,打電話向我求救。
「要不要試試白帶魚捲?」我不假思索馬上推薦今年8/3被中國禁止輸入的冰鮮白帶魚,正需要台灣餐飲業者的大力支持。
用水蓼、薄荷、刺芫荽等香料包入魚肚,再用香茅葉紮綁整尾吳郭魚,先大火油炸再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就是滇緬金三角香噴噴的招牌美食「包料魚」。
那天良芳讓我試吃用白帶魚捲呈現的包料魚,水蓼與刺芫荽的特殊香氣讓我從小吃到大的香煎白帶魚裹上了充滿異國風情的特殊氣味,是我吃過最令人感動異國美食在地化的最佳呈現!

《定遠滇WAY餐桌》還剩最後幾個名額,歡迎下週六有空的朋友一起到高屏金三角,聽聽在地耆老介紹雲南香草園,品嚐良芳與玟伶玟言母女三人通力合作,用台灣在地食材呈現的滇味料理(菜色介紹請點照片說明)!手刀報名,活動細節與連結請點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4 曾柏諺

這篇研究真的是很有趣,尼德蘭的研究指出,童書中的動物很多,但生物多樣性卻少。以下讀後摘錄一些筆記。

 圖畫書中的動物經常作為人類的化身,傳遞社會規範、道德標準給小讀者;同時動物出現在圖畫書中的樣貌,也會塑造兒童對動物多樣性的看法,以及對動物的觀感。
然而,兒童透過圖畫書了解動物的方式,會受限於作者、繪者經常將角色侷限在某幾種動物身上,尤其更以哺乳動物為甚;除此之外,外來物種的種類與數量也往往超過本土的原生物種,塑造出兒童不理解、不認識原生物種的認知情況。這種現象也稱為物種文盲(species illiteracy)。

 尼德蘭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10到2020年間國內217本針對2至9歲的獲獎圖書,發現在這些書中的動物有85.5%為脊椎動物:而在這85.5%中,哺乳類就佔了佔了43.9%,其中又以食肉目最是突出,有大量犬科、貓科動物,以及熊;其餘次第則是鳥類(27.6%)、昆蟲(9.8%)、硬骨魚(5.7%)、爬蟲類(4.0%)、恐龍(2.6%)和兩棲類(1.3%)。其他分類群基本上闕如或是僅僅是聊勝於無。
 在書中出現的現生動物中,有高達65.6%是外來物種,例如熊、鱷魚、企鵝。此外,書中所描繪的動物僅有39.4%可以被識別、鑑定到物種的層級。(還有很多細微的統計樣貌,有興趣的朋友推薦可以找來看看,蠻有意思)

 作者認為,這種在數量、種類,乃至於對物種於前後景、主配角的選擇,以脊椎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為尊的趨勢,與之前對圖畫書或童書產品(如雜誌)的分析雷同,都反映了圖書呈現的是人類對於物種的喜好,而無法代表真實的動物多樣性;此外,作者與繪者的偏見也會造成如是結果,因為人們只能描繪出自己意識到的事物。
 這樣的結果不僅可能遏止了兒童認識實際生物多樣性的機會,也會培養出值得關注的動物只出現在國外或是圈養環境中,而忽視了原生物種,以及降低了人們藉此培養出的地方認同感。
 作者強調,圖書雖然有所影響,但不會自動轉化成學習成果以及影響兒童對動物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應忽視父母與教師共讀帶來的效果,成年人的引導與專業可以改變兒童接觸生物多樣性的結果。
 最後作者還提到,圖書中的自然景觀、棲地、食性、群集等知識往往被高度簡化,導致兒童的誤解,同樣會造成讀者流失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可以鼓勵創作者納入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內容,讓城市的小孩也意識到我們是與野生動物共享這個世界,而非將世界簡單的二元分類為人類、自然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5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準媽媽們懷孕時往往有許多禁忌或顧慮,其中跟「吃」有關的佔了一大部分。媽媽吃的食物在消化後分解成各種營養素,會透過臍帶或羊水被胎兒吸收,是讓胎兒生長的主要能量來源。
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時會特別喜歡吃某些味道的東西,當半夜還要出去跑腿買宵夜的老公提出質疑時,老婆會理直氣壯的說:「又不是我想要吃的!是小貝比要吃的啦!」老公就只好摸著鼻子乖乖去買。
這種說法到底是在牽拖還是事實呢?首先我們得知道,對於媽媽吃的東西,胎兒到底能不能分辨出味道;還有,他們對這些味道有喜好嗎?
這個問題的困難在於,胎兒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所以沒辦法直接去問。

不過由於物理學的貢獻,我們可以「用聲音看到小貝比」,也就是幾乎每個媽媽都做過的「超音波檢查」,從2D基本款看看有沒有先天發育的缺陷,到可以看到胎兒外觀的3D影像重建進階版,再到不只是立體影像,還可以抓住動態的4D豪華版。
英國的達蘭大學(Durham University)、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以及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NRS),利用「4D豪華版」的超音波影像,來看看媽媽吃完東西之後,胎兒的反應。
研究團隊招募了100位18-40歲的孕婦,在32週與36週時進行實驗。其中35位是有甜味的「紅蘿蔔組」、35位是有苦味的「羽衣甘藍組」、30位是對照組。
進行掃描的前一天不能吃任何有紅蘿蔔跟羽衣甘藍的食物,掃描前一小時禁食。然後實驗組的媽媽分別吃下一顆含有紅蘿蔔或是羽衣甘藍的乾燥粉末的膠囊,各400 mg,對照組則不吃任何東西。20 分鐘後進行4D超音波掃描。不直接吃食物而是吃膠囊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媽媽對食物的偏好導致母體的變化,進一步影響到胎兒的反應。
結果如超音波照片所示,媽媽吃了紅蘿蔔膠囊的小貝比會露出笑容;而媽媽吃了羽衣甘藍的小貝比,則是會一張臭臉。

至於怎麼判定小貝比是在笑還是在生氣,是利用17種「臉部運動」(facial movements, FMs)來判定。例如圖中因為吃到紅蘿蔔甜味而在笑的臉,FM6(臉頰上提)以及FM12(嘴角上揚)就很明顯;而吃到羽衣甘藍苦味的臭臉,則是顯現FM11(法令紋)以及FM16(下唇下壓)。
而且這不是特例,而是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p 值小於 0.001,意思是這個結果是「湊巧發生,其實胎兒對不同味道並沒有不同的反應」的機率小於千分之一。
研究團隊認為,這個結果暗示媽媽懷孕時吃的東西,會影響嬰兒出生後的味覺喜好,可能可以透過媽媽的飲食,在小孩還沒出生時事先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這個研究,發表在2022/09/21的「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學)期刊。

啊這不就是「胎教」…
比如說,媽媽經常吃小孩天生不愛吃的羽衣甘藍的話,可能可以讓小孩從胎兒時期就習慣這個味道,以後就不那麼排斥也說不定。
可是我聽說過的孕婦,懷孕期間是狂吃鹽酥雞、臭豆腐、麻辣鍋的比較多欸…
也搞不好是反過來,媽媽太常吃,小孩從還沒出生就吃膩了也說不定啊…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話都給我說就好 其之3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7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

明清易鼎之際的女性書寫

  一般大眾相信的許多「歷史常識」,細究起來,往往有許多曲折之處。例如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結束之後,便是清朝的開始。但明朝究竟結束於哪一年?清朝又究竟開始於哪一年?

  最常見的答案,是1644年。因為這一年,發生了具有指標性的事件──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思宗自縊身亡。但實際上,明朝的覆滅,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著名的《揚州十日記》所記載的清軍攻破揚州城並大肆屠戮一事,即發生在思宗自縊後的隔年。南明政權更嘗試在南方省份延續明祚,並一直殘喘延續到了1662年,方為清朝所滅。明清易鼎,其實是一段充滿創傷記憶的漫長過程。
在中國歷史上,任何政權迭代興滅之時,往往都會產生出關於戰亂、關於流亡、關於亡國之恨的創傷書寫。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有關亡國之思的文字,主要大都是出自男性文人的手筆,並不能完整反映社會上不同階層、不同性別的創傷經驗。但在明清易鼎之際,情況卻有所不同。因為自從晚明開始,江南地區便誕生了前所未見的大量女性書寫者。這批女性作者筆下的國難經驗,不但和男性作者寫下的內容有所差異,讀者們也往往帶著不同的態度閱讀這些出自女性手筆的國難書寫;而另一方面,女性作者和女性敘事聲音的大量出現,也回過頭來影響了男性作者的書寫策略和文學關懷。

女性的國難書寫,如何加深了男性的恥辱感

  明清兩代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聲音,在近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史研究領域,成為了許多學者關注的焦點。現在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執教的李惠儀教授,2014年時,憑藉她對中國文學史的深入研究,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同一年,李惠儀的著作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一書出版刊行。在英語世界的明清文學研究領域,這是一本重要的名著。在書中,李惠儀不僅關注女性作者如何在明清變革之際書寫國難,同時也重新發掘各式國難文本中女性角色的複雜意涵。對關心中國文學和女性議題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本不可錯過的精彩作品。
  這本書目前已由李惠儀本人和許明德合作翻譯為中文,並在今(2022)年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中文書名為《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
  在這本書中,李惠儀所徵引的文類相當廣泛。除了詩詞之外,也包括小說、筆記、方志、戲曲以及回憶錄等等,幾乎包括了當時所有重要的文類。李惠儀也成功地藉由龐雜的材料,帶領讀者窺見明末清初時的複雜曖昧的性別關係與性別倫理。
  例如,在明清易鼎之際的女性書寫者中,低聲哀悼者有之,高聲控訴者亦有之。但即使是低調自傷的女性作品,也往往引發男性讀者的巨大焦慮感和恥辱感(因為理當要為明朝亡國負最大責任的人是男性),因此往往有男性作者借用倫理綱常的大旗,將國難中未能殉難的女子指為失貞,或刻意描繪女子向清兵主動獻媚的情況,以便將亡國之責推諉給「不知亡國恨」的女性。

藉由「和詩」,將亡國之責推諉給女性

  明清易變之際,種種由女性書寫的創傷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許要算是被清兵劫掠的女子所寫的「題壁詩」。所謂「題壁詩」,就是遭掠女子在流離過程中題寫在牆壁上的詩。明末清初流傳甚廣的一首題壁詩,據稱出自南明弘光帝的一位宮中女子葉子眉:

馬足飛塵到鬢邊,傷心羞整舊花鈿。回頭難憶宮中事,衰柳空垂起暮煙。(葉子眉題詩朝歌條)

  第一句「馬足飛塵到鬢邊」,寫的是亂離時刻的窘迫、傖惶。「傷心羞整舊花鈿」中的「鈿」,指的是由金銀珠寶鑲製成的飾物。詩中的敘事者面對戰亂,無能為力,只能低頭整理自己尚稱擁有的花鈿。最末兩句,描寫敘事者在臨行之際回望宮中,見到「衰柳」和「暮煙」的意象,藉此抒發離亂被掠的憂愁感懷。
  這首詩並未明確指責任何人,頂多只是自傷身世罷了,但在許多男性詩人所寫的「和詩」中,卻對原詩中的敘事者提出了嚴厲的譴責。其中一首流傳至今的和詩是這樣寫的:

漢女和戎勉出邊,猶將青草雪花鈿。包羞不識床頭劍, 何用悲歌辱紫煙。(芷水逸狂之和詩)

  在這首和詩中,詩人調用了「和戎」一詞,將遭遇亂離的敘事者比擬為昭君出塞,於是「遭受劫掠」一事,竟成了「主動和親」之舉。後兩句更是指責女詩人只知包羞忍恥,不懂得取「床頭劍」自我了斷,否則,她又何必寫下悲歌,哀嘆自身的不幸呢?
  讀到這樣的和詩,令人難免想問:當女性面對國難時,難道只有走上自殺一途,才算是盡忠盡節嗎?李惠儀也婉言指出,今天的讀者讀到這首和詩時,恐怕很難不感受到作者的苛刻,以及男性作者無法坦然面對亡國和喪亂的逃避心態。

殉節女詩的多重版本,反映不同時代的文學關懷

  不過,在明末清初流傳的各式難女詩當中,也有一些是廣泛受到男性讀者歡迎的。例如杜小英的十首〈絕命詩〉便曾感動了無數的男性文人。
  杜小英〈絕命詩〉流傳下來的經過,頗具傳奇性質。根據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的記載,杜小英是辰州人(今屬湖南省),該地在明亡後,續由南明政權所統治。1652年,清軍擊敗明軍,杜小英逃入山中,卻被清兵抓獲。小英求死不得,被兵卒進獻給清軍主帥。一日,小英向主帥託言,欲到江邊祭弔投湖而死的母親。獲准後,小英將寫好的十首〈絕命詩〉帶在身上,以油衣包裹在胸前,投江而死。
  談遷並未記錄下這十首〈絕命詩〉被發現的經過,但在錢謙益的〈盧氏二烈婦傳〉一文中,卻找得到相關記載。根據錢謙益的描述,一位「楚女子」遭擄後投漢江而死,其屍體逆流而上,被人發現,並在身上找到了十首絕命詩。在明遺臣黃周星的文集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且增添更多神異氛圍。根據黃周星所述,有位「不知名姓」的楚女遭到劫掠後,投江而死,屍體不但逆流而上,而且被發現時「玉貌如生,可十四五。」
  據李惠儀的整理,在清代文獻中,杜小英的故事至少有十多種不同的版本,刊行在十餘種不同的文獻中。後出的版本,除了具備更多神異性質外,也有意無意地改造原始故事的諸多細節,以呼應書寫當下的時局。可以說,杜小英的故事的諸多版本,除了反映出了殉節故事在清代文人圈內受歡迎的程度,另方面也映照出了不同世代知識分子之間彼此互異的憂患與憂思。藉由這一系列不同版本的故事,我們也能夠看出國難當下的創傷記憶,如何在後世被刪改、被扭曲,乃至於被重新記憶。
  例如,十首〈絕命詩〉中的第四首有「厭聽胡兒帶笑歌」之語,明顯是在貶斥以滿人為主的清政權。但是在後來的版本中,「胡兒」被改成了「弧兒」。有些版本甚至乾脆宣稱第四首和其他幾首已在屍體漂流的過程中亡佚了,如此便自然避開了清代的文字審查,將「殉明」主題輕巧轉化為「殉難」。
  不只如此,正如李惠儀所說,杜小英其人其詩,極具闡釋上的彈性。例如有某些版本著意描繪詩人哀悼母殤的意圖,如此便可將「殉明」轉化為「盡孝」。李惠儀甚至指出,讀者若是在三藩之亂時讀到了杜小英的故事和詩歌,未嘗不可能將杜小英的自盡理解為「殉清」。
  不過,無論不同版本的故事如何敷衍,女主角投水自盡一事,是經久未曾變動的故事情節。這自然是因為女性的死亡,被認為是女子盡忠的必經之途。清初詞人陳維崧更曾藉杜小英的〈絕命詩〉,來譴責其他推託「身不由己」而未曾殉節的女子。正如李惠儀所指出的,在諸多男性文人的眼中,在國難當頭時,女子的身體猶如忠孝節義的「最後陣線」;即使國土已經完全覆滅,女子仍不能夠失貞苟活。

明清文學:複雜而幽微的性別世界

  上文所涵蓋的,僅僅是《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的一小部分內容而已。在此之外,書中還有更多細膩而充滿啟發性的探討。例如,雖然許多男性文人對難女詩文態度苛刻,但那些「變節」仕清的貳臣們,卻往往對女詩人多了一分體諒。或許因為他們自己也面臨「失節」的批判,促使他們在那些被認為「失節」的女子身上,看出了一份特殊的忠勇與才情。
  《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書中種種細緻幽微的妙處,本文不能道盡。在此謹將這本書誠摯推薦給對中國歷史、對創傷書寫、對女性文學和性別議題感興趣的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29 許詩愷

「我們是不是約今天下午三點,在碼頭邊?」
「Immaqa!」
「如果飛機延誤的話,明天您還會有空嗎?」
「Immaqa?」

「Immaqa」是在格陵蘭必學的字彙與態度,音似「因馬卡」,意思是「可能吧!或許、誰知道呢?」
有別於東亞社會習慣把時間、地點訂得清清楚楚。格陵蘭島大半面積位於北極圈內,八成被冰原覆蓋,在這存活,自古不易。常年無法預測的酷寒霜雪、暴雨狂風,養成格陵蘭人隨遇而安的性格,造就一種凡事「問天」的民族性。
我們還真的因此撲空過。某位大學教授兩週前敲定時間,卻少了地點,接著電話打不通、傳訊息寄信都沒回。我們至今不知道他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定時吃飯,晚上睡覺有感受到來自亞洲的怨念嗎?
還有另一位管理某科學站的學者,事前連絡態度堅決「我只談公事」,結果見到面就開始大聊自己的家庭生活,侃侃而談他年輕時整天呼麻,結果考醫學系落榜,填志願又把神學(Theology)寫成地質學(Geology),才「淪落」成一名科學家。
這位來自丹麥的Morten 先生在格陵蘭工作三十年,融入當地文化生活著。如今把哥本哈根的房子賣了,移居僅有八百人口的北極小島上,他說:「我已經過著足夠美好的生活,不想再活在路人不會互相打招呼的世界」。
當天採訪結束,他還兜售科學站出品的鴨舌帽,約好我們離開前會送來碼頭。但大夥回到小鎮等了他三小時,上了船繼續盯向岸邊,望眼欲穿,最後還是一場空。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感受到來自亞洲的怨念?

離開北極也一個半月了,如今報導終於生出來,昨天貼給朋友還被吐槽「都忘記你有出差」。
回想前陣子遇到熟人,大家都會好奇地問:「那北極好玩嗎?」這問題有夠難回答。好玩嗎?嚴格來說應該算吧,雖然是工作,二十幾天完全沒休假日、忙到無以復加(還在國外確診)。但去了如此遙遠、奇特,這輩子大概只會拜訪一次的地方,怎麼說都能排上人生前十名的難忘回憶。
九千公里遠的異國荒野與小鎮,城鎮之間沒有公路連結,必須靠船或飛機來回,航班數量又少,錯過一班,就會打亂所有後續行程。
將近六十位受訪者,多數英文口音很重,或只會講丹麥文、因紐特語,當地甚至找不到中文翻譯;我們卻得整天問著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等等,用中文聊起來也很艱澀的議題。
一堆資料等著整理。於是回台後,每次和朋友閒聊的當下,因為稿子根本還沒寫完,我嘴上輕鬆帶過「食物好難吃ㄏㄏ」、「搭十幾趟飛機累死人」、「風景真的漂亮捏」,其實心裡總掛念進度而失語。這趟旅程太複雜了,根本無法用三言兩語說明,同事 陳靖宜 就感嘆:「回台第一個月,我很抗拒看自己拍攝的素材」。

為什麼這次的計畫名叫「解凍格陵蘭」?
因為解凍,是格陵蘭的暖化現況。我們親眼目睹冰川崩落,從看不見盡頭的冰原上傳來轟隆巨響。那一天,我們來回搭了六小時快艇。陋船只載容得下七人,沒有船艙和暖氣,於是伸手就能撫摸北極洋,以及零碎漂流海上的大小浮冰。
融化中的浮冰透著寒氣,我們穿起全身禦寒裝備,底層發熱衣、中層毛衣、外面還套著羽絨衣加硬殼防風外套,船家卻說不夠。即使再加上他們遞出的覆耳毛帽、連身防水工作服,零下烈風依然找得到縫隙「鑽」進裡頭,小艇乘風破浪濺起的冰水也凍僵了雙手。
不過人類的適應力有夠強,去程快怕死,直到回程,我們已敢在海上「跳上」另一艘大船如廁,還被海浪震到睡著,沒在唬爛。
精神恍惚之間,冰山上被融水侵蝕出的窟窿像是燭台,隨海浪拍打刻出的尖銳線條像塊千層派。永晝下的太陽仍在東昇西落,時而直射,時而躲進雲層後,讓冰層有了陰影層次,對各階灰度的百變冰山打上聚光燈。
風景攝影師不斷追逐的耶穌光、火燒雲、魔幻時刻,在北極圈俯拾即是,我們光睜開雙眼就如同享受。
它曾是在地球某處蒸發的水分子,飄洋過海抵達北極,凝結成雪,降落格陵蘭大地,堆積成冰,再花上百年推移,崩解入海,再度成水。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與我們共享這種感動,那些勇敢且無私的北極科學家,熱切分享對地球的愛,他們花上一輩子求得的數據與擔憂。堅毅更無懼的因紐特族,對我們解釋傳統文化為何勝過西方人帶來的文明與破壞,
「解凍格陵蘭」不只談解凍中的北極,也是替台灣讀者揭開這世界邊境之島的神秘面紗。
我們為氣候變遷而來,更要看見科學家稱為「天然的超巨大實驗室」、「全球暖化放大鏡」的這座格陵蘭島,到底活著甚麼人?如何在各國仍抱著一堆數據吵架時,早已迎戰了氣候變遷,在文化、生活遭逢巨變的此刻調適求生。
這系列報導真的非常多內容,有超過二十篇文章、六支短紀錄片、五頁網站、三集Podcast節目,連我都看不完,所以講了這麼多,來幫大家整理重點。

▸最精華又美美的版本

《解凍格陵蘭-多媒體專題》bit.ly/3fxRWqU

▸對這個專題真的超有興趣,時間也很多

《解凍格陵蘭-全系列報導》bit.ly/3DY6REG

▸想要吃飯配著看–《解凍格陵蘭-影音全記錄》bit.ly/3UNqghK

▸想要通勤配著聽–《願景花生糖Podcast-解凍格陵蘭特集》

https://spoti.fi/3dVUwGr

每一個版本都很讚,不管你想關注全球暖化的數據和現象、對氣候變遷下的人文史地有興趣,甚至以後想去格陵蘭觀光,想先了解當地風土民情,各種需求都能一次滿足。
若要問這趟旅程到底有甚麼收穫?大概就是視野又被打開了點,更敬畏大自然吧,就像Buibui Liang在其中一篇報導的句子,她如此形容一個住在超級荒郊野外的牧羊人家庭:「在天寬地闊的格陵蘭,所有事物的尺度都放大了,艱苦是,滿足也是。」
後續報導、講座與各種消息,請繼續鎖定

願景工程基金會 Vision Proj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